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19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方法,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包括:负极棒、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丝瓜络凝胶覆盖于负极棒的外表面,液相分析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内嵌于负极棒的内部,液相分析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实时调节电解液浓度值,使得动力电池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性能;此外,丝瓜络凝胶在吸收电解液时可以将大分子盐化杂质吸附,从而可以释放出净化后的电解液,避免造成盐分沉积,提高了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的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可应用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极大地影响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负极结构无浓度调节机制,无法根据液相浓度指标调节电解液浓度值,使得动力电池无法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影响了动力电池的性能;此外,现有的动力电池负极结构不可更换,长期使用会有盐分沉积,影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的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方法,以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3、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包括:负极棒、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所述丝瓜络凝胶覆盖于所述负极棒的外表面,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和所述温度控制器内嵌于所述负极棒的内部,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负极棒周围的电解液的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并将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传输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降温/升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吸收/释放电解液。

4、进一步,所述负极棒为圆柱形碳棒,所述丝瓜络凝胶呈网状结构覆盖于所述负极棒的外表面。

5、进一步,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包括氢氧化锂浓度以及硫酸镍浓度中的至少一种。

>6、进一步,通过以下步骤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升温/降温:

7、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接收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

8、当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降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吸收电解液;

9、当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升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释放电解液;

10、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1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

12、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结构,包括:

13、电芯壳体;

14、正极棒,所述正极棒设置在所述电芯壳体内的一侧,所述正极棒的一端与所述电芯壳体的上盖板固定连接;

15、如前面所述的动力电池负极结构,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芯壳体内的另一侧,所述负极棒的一端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

16、电解液,所述电解液设置在所述电芯壳体内部,且浸没所述正极棒和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结构。

17、进一步,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还包括正极固定组件、正极端子、负极固定组件以及负极端子,所述正极棒的一端通过所述正极固定组件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正极端子穿过所述正极固定组件与所述正极棒连接,所述负极棒的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固定组件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负极端子穿过所述负极固定组件与所述负极棒连接。

18、进一步,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结构正对设置,所述排污口用于更换丝瓜络凝胶。

1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

20、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21、多个如前面所述的动力电池电芯结构;

22、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并固定多个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

23、进一步,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散热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散热底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的底侧,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的侧面。

2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四技术方案是:

25、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用于通过上述动力电池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26、通过液相分析传感器获取负极棒周围的电解液的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并将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传输至温度控制器;

27、当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丝瓜络凝胶进行降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吸收电解液;

28、当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升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释放电解液;

29、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及其控制方法,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包括负极棒、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通过液相分析传感器获取负极棒周围的电解液的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并将液相浓度指标参数传输至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根据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对丝瓜络凝胶进行降温/升温,使得丝瓜络凝胶吸收/释放电解液,从而实现了对电解液浓度的调节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实时调节电解液浓度值,使得动力电池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性能;此外,丝瓜络凝胶在吸收电解液时可以将大分子盐化杂质吸附,从而可以释放出净化后的电解液,避免了动力电池长期使用造成盐分沉积,提高了动力电池负极结构的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棒、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所述丝瓜络凝胶覆盖于所述负极棒的外表面,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和所述温度控制器内嵌于所述负极棒的内部,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负极棒周围的电解液的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并将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传输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降温/升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吸收/释放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棒为圆柱形碳棒,所述丝瓜络凝胶呈网状结构覆盖于所述负极棒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包括氢氧化锂浓度以及硫酸镍浓度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升温/降温:

5.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还包括正极固定组件、正极端子、负极固定组件以及负极端子,所述正极棒的一端通过所述正极固定组件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正极端子穿过所述正极固定组件与所述正极棒连接,所述负极棒的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固定组件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负极端子穿过所述负极固定组件与所述负极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结构正对设置,所述排污口用于更换丝瓜络凝胶。

8.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散热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散热底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的底侧,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电芯结构的侧面。

10.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动力电池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棒、丝瓜络凝胶、液相分析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所述丝瓜络凝胶覆盖于所述负极棒的外表面,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和所述温度控制器内嵌于所述负极棒的内部,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液相分析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负极棒周围的电解液的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并将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传输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降温/升温,使得所述丝瓜络凝胶吸收/释放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棒为圆柱形碳棒,所述丝瓜络凝胶呈网状结构覆盖于所述负极棒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浓度指标参数包括氢氧化锂浓度以及硫酸镍浓度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所述丝瓜络凝胶进行升温/降温:

5.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强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