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涡喷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
技术介绍
1、尾喷管是喷气式飞机的涡喷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是将喷气式飞机燃油燃烧后的产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未完全燃烧的小分子烃类物质喷射出去,起到排废气的作用,同时也利用喷射时空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飞机,因此,尾喷管的功用主要是使涡轮后的燃气继续膨胀,将燃气中剩余的热焓充分转变为动能,使燃气以高速从喷口喷出。
2、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发动机尾喷管依通道形状可以分为收敛形和收敛扩散形两种类型,喷口面积可做成可调或不可调的,在原先的尾喷管设计中,尾喷管结构复杂;而且调节尾喷口通流面积时需要克服气动力,因此需要较大的作动力才能实现通流面积的调节。
3、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针对性的设计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本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从侧边放气,实现调节通流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外壳(2)和推拉杆(3),所述内壳(1)和外壳(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4)和第二通气孔(24),所述外壳(2)套接在所述内壳(1)的外围且与所述内壳(1)可相对转动,通过所述外壳(2)在所述内壳(1)上转动所述第一通气孔(14)和第二通气孔(24)可重合相通,所述推拉杆(3)与所述外壳(2)铰接,所述内壳(1)的前端部与燃气涡轮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远离与燃气涡轮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外壳(2)和推拉杆(3),所述内壳(1)和外壳(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4)和第二通气孔(24),所述外壳(2)套接在所述内壳(1)的外围且与所述内壳(1)可相对转动,通过所述外壳(2)在所述内壳(1)上转动所述第一通气孔(14)和第二通气孔(24)可重合相通,所述推拉杆(3)与所述外壳(2)铰接,所述内壳(1)的前端部与燃气涡轮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远离与燃气涡轮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包括滚动体(11)和销轴(12),所述销轴(12)成圆周排列在所述内壳(1)外表面的端部,所述滚动体(11)与所述销轴(12)可转动连接,所述外壳(2)与所述滚动体(1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发动机出口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仝晓东,王星,奚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中科先行燃气轮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