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信系统的重发方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908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实施例涉及将数据从发送器发送至接收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提供了有效载荷数据流,其包括多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形成容器流,该容器流包括多个具有各自容器标识符的容器,其中,容器包括整数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以及其中,容器标识符共同建立连续容器的预定顺序。形成码字流,其包括多个具有各自冗余信息的码字,其中,码字包括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码字的冗余信息便于检测码字中的错误数据。码字从发送器发送至接收器。还披露了其他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凄t字用户线(DSL)和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个或多个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基本理解,在下面呈现了筒要概括。该概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广义综述,并且既不用于确定本专利技术的重要或关键要素,也不用于描述其范围。相反,该概述的主要目的是以筒要的形式呈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构思,作为随后更加详细描述的前序。一个实施例涉及将数据从发送器发送至接收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4是供了有效载荷数据流,其包括多个有效载荷单元。形成容器流(container stream ),该容器流包括多个具有各自容器标识符的容器,其中,容器包括整数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以及其中,容器标识符共同建立连续容器的预定顺序。形成码字流,其包括多个具有各自冗余信息的码字,其中,码字包括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码字的冗余信息1更于4企测码字中的4昔误凄t据。码字^皮乂人发送器发送至接收器。还披露了其他的方法和系统。下面的说明书以及附图详细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方面和实施例。这些只 表可以应用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 一 些。附图^兌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DSL通信系统的示意图2是通信层模型的示意框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重发协议示意图4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从发送器角度看到的重发送协议或者称为再传协议;图4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从接收器角度看到的重发协议;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重发协议;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从发送器角度看到的重发协议;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 一个实施例的图表;以及图8是#4居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9示出了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执行的重发协议的一个实施例;图10示出了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执行的重发协议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1示出了由发送器执行的重发协议;以及图12示出了由接收器执行的重发协议。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同的参考标号始终用于表示相同的元4牛。尽管下文以VDSL和ADSL系统为背景讨论了重发方案的实例,但是应该注意,本专利技术通常可应用于任何通信系统。在该详细的说明书中,任何部分都不应净皮看作是现有技术。图1示出了 DSL通信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本领域^支术人员都知道,DSL系统100可以是DMT (离散多频音)系统,在该系统中,数据^皮调至到多个子载波上以4吏每个子载波都与一个载波频率相关联。DSL通信系统100包括设置在4喿作员地点104 (诸如中央办公室(CO)、机拒或其他网络终端单元)的第一收发器102a。第一收发器102a经由用户线106耦接至第二收发器102b。第二收发器102b集成在用户终端设备(CPE)用户单元108 (例如,还可以集成在i者如个人计算才几或笔i己本电脑的其4也装置中的调制解调器、路由器或任何其他网关)中。第一收发器102a包括耦4矣至用户线106的第一发送器112a和第一4妻收器114a。第二收发器102b包括耦4妄至用户线106的第二发送器112b和第二接收器114b。为了耦接这些发送器和接收器,这些收发器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包括诸如混合网路等的耦接接口 。第一控制器110a可以祐 没置成控制和协调第一收发器102a的各功能。此外,第二控制器110b可以i殳置在用户地点处以控制和协调第一收发器102a的各功能。尽管图1示出了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收发器102a、 102b集成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器110a、 110b,但是应该理解,第一和第二4空制器110a、 110b可以^皮:没置成与各自的收发器分开。还应该理解,诸如第一和第二控制器的部件均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并且可以以石更件、#欠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尽管图1示出了仅有一条用户线连接至远程用户,但是应该理解,第一收发器102a可以津禺^妄至多个用户单元108,这些用户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在其位置处具有多个第二收发器102b。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两条或更多条用户线结合起来,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率。为了更好的理解DSL通信系统100如何交换数据,参照图2说明了 VDSL或ADSL系统的示例性网络协议栈200的一些层。图2示出了 OSI模型中的最低两层,即,数据链路层202和PHY层204。出于清楚和简要的目的,未示出OSI才莫型中较高等级的层。根据图2, PHY层204被分成三个PHY子层。第一 PHY子层是PMD (物理介质相关)层206,其包括诸如符号定时生成和恢复、编码和解石马、调制和解调、回波消除(如果,皮l丸4亍)和线^各均;銜、链路启动、和物理层204开销(overhead)(超帧)的基本功能。此外,PMD层206可以产生或经由开销信道接收控制消息。下一个PHY子层是PMS-TC(物理介质特定发送汇聚)层208,其通过5接口 (德耳塔4妄口 )连4妄至PMD层206。 PMS-TC层208是管理面并为CO和CPE调制解调器中的管理实体提供管理原始指示。PMS-TC层208还提供诸如帧生成和帧同步、(解)扰频、Reed-Solomon纟扁石马和交叉(interleaving)的功肯fe。第三个PHY子层是TPS-TC (发送协议特定发送汇聚)层210,其通过中夹办公室地点的a接口或用户地点处的5接口连接至PMS-TC层208。 TPS-TC层210提供诸如分组成帧、荷载信道的组织、多路复用的功能。TPS-TC层210通过Y接口 (伽玛接口)连接至数据链路层202 ( 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当由网络协议栈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通过用户线106进行发送时,脉沖噪声和串音噪声会不利地影响所发送的数据。该噪声会破坏所发送的数据,使数据丢失并阻碍高效的通信。在像ADSL和VDSL的当前xDSL系统中,指定了多种^L制(诸如Trellis编码、RS编码和交叉)来消除该噪声的影响。然而,随着诸如一见频(其中丢失信息会引起屏幕上的闪烁,,)的业务日益受欢迎,期望提供比利用当前技术可实现的业务质量更好的业务质量。重发是本申请提出的用于在DSL上增加视频或其他应用的质量的一种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重发功能被插入到网络协议栈200的数据链路层202或物理层204中。在以前的技术方案中,重发功能专用于伽玛接口,,或阿尔法接口 (从而,重发功能在各层之间是不可相互交换的)。相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重发功能独立于特定网络栈层。图3示出了某些通用重发协议250。如所示,在252处,第一收发器102a将凄t据流传递至网络协议栈以进4亍发送。在254处,第一发送器112b经由用户线106将发送数据流发送至第二收发器102b。在256处,在第二收发器102b接收祐发送的数据流时,第二控制器110b确定数据流中的数据单元是否被损坏。在258处,如果检测到了被损坏的数据单元,则第二收发器102b请求重发损坏的数据单元。在260处,第一收发器102a通过重发被请求的数据单元来响应该重发请求,从而在262处允许第二收发器102b恢复原始的凄t据流。应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收发器102b可以用作发送器/重发器,并且第一收发器102a可以用作接收器。下面将参照其余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多个实施例。12现在参照图4A至图4B,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数据从发送器发送至接收器的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多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的有效载荷数据流; 形成包括多个容器的容器流,所述多个容器具有各自的容器标识符,其中,容器包括整数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以及其中,所述容器标识符共同建立连续 容器的预定顺序; 形成包括多个码字的码字流,所述码字具有各自的冗余信息,其中,码字包括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所述码字的所述冗余信息有助于检测所述码字中的错误数据;以及 将所述码字从所述发送器发送至所述接收器。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9-12 61/096,636;US 2009-8-19 12/543,916;US1.一种将数据从发送器发送至接收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多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的有效载荷数据流;形成包括多个容器的容器流,所述多个容器具有各自的容器标识符,其中,容器包括整数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以及其中,所述容器标识符共同建立连续容器的预定顺序;形成包括多个码字的码字流,所述码字具有各自的冗余信息,其中,码字包括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所述码字的所述冗余信息有助于检测所述码字中的错误数据;以及将所述码字从所述发送器发送至所述接收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码字中的所述冗余信 息能够用于在所述码字中标识具有错误数据的特定容器或特 定有效载荷数据单元。3.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单元包 括各自的有效载荷序列标识符,所述有效载荷序列标识符共同 建立连续有效载荷数据单元的预定顺序。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流中的容器被分 组,从而各容器具有相同数量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载荷数据流中的 所述有效载荷凄t据单元具有4皮此相同的固定位长。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有效载荷凄t据单元包括 单个异步传输模式(ATM)单元或单个65-八字节码字。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4皮分 类为用于重发的非合格或用于重发的合格。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接收器的重发请求,所述重发请求包括容 器标识符位字段,所述容器标识符位字^:指定f妄收了具有不可 才交正数据的容器;以及基于所述重发请求,将所述不可4交正数据从所述发送器 重发至所述接收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校正数据在容器 中从所述发送器被发送至所述接收器,所述容器是所指定的作 为最初发送的容器的逐位对应的拷贝。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校正数据在容器 中从所述发送器被发送至所述接收器,所述容器不同于所指定 的作为最初发送的容器。11. 一种收发器,包括第一网络接口层,适于接收包括多个有效载荷数据单元 的有效载荷数据流;第二网络接口层,适于将来自所述有效载荷数据流的有 效载荷数据单元分组到容器,以形成容器流;发送器,适于通过通信介质发送来自所述容器流的数据;以及接收器,适于从所述通信介质上4妄收多种类型的重发请 求中的一种,其中, 一种类型的重发请求指定数据将关于所述 第 一 网络接口层被重发,以及另 一种类型的重发请求指定数据将关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层被重发;以及重发控制器,适于有助于通过所述通信介质,以基于重 发请求且独立于所述重发请求类型的方式重发^t据。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层和所 述第二网络层位于OSI;漠型的物理层。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特舍德尔贝克迪特马尔朔普迈尔贝恩德海泽乌马尚卡尔蒂阿加拉扬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