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托机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2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申请提供一种脚托机构及车辆。脚托机构包括:固定件、第一驱动总成、连接总成、第一脚托板及第二脚托板;第一驱动总成设置于固定件,通过连接总成与第一脚托板连接,并可驱动第一脚托板转动;第一脚托板设置于第二脚托板下方并与第二脚托板连接,本申请通过在第一脚托板及第二脚托板之间设置第二驱动总成,第二驱动总成可驱动第二脚托板沿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驱动总成调节第一脚托板与第二脚托板构成的脚托板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脚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托机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内通常设置供副驾驶或后排乘客使用的脚托,用以提高舒适性。脚托多通过手动将脚托放下,不太方便。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电动脚托,通过电机驱动脚托发生转动,从而展开或收起。

2、然而现有的脚托的面积通常是固定的,当乘客希望获得更大面积的脚托时,现有脚托无法满足乘客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托板面积可调节的脚托机构及车辆。

2、本申请提供一种脚托机构,包括:固定件、第一驱动总成、连接总成、第一脚托板及第二脚托板;所述第一驱动总成设置于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总成与所述第一脚托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脚托板转动;所述第一脚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脚托板下方并与所述第二脚托板连接;所述第一脚托板与所述第二脚托板之间设置第二驱动总成,所述第二驱动总成可驱动所述第二脚托板沿所述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托板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空腔,所述第二驱动总成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4、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置多个卡接部及多个滚轴;所述多个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脚托板卡接;所述多个滚轴与所述第二脚托板滚动接触,所述第二脚托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总成的驱动及所述多个滚轴的辅助下,可沿所述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丝杆及连接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丝杆及所述连接总成,并将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所述连接总成传递至所述第一脚托板。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丝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总成。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总成包括转轴及支架;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总成;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脚托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总成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架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所述第一脚托板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脚托板的第二连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托板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一脚托板底面一侧围成空腔,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凸起部围成的空腔内。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脚托机构。

12、本申请通过在第一脚托板及第二脚托板之间设置第二驱动总成,第二驱动总成可驱动第二脚托板沿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驱动总成调节第一脚托板与第二脚托板构成的脚托板的面积。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第一驱动总成、连接总成、第一脚托板及第二脚托板;所述第一驱动总成设置于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总成与所述第一脚托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脚托板转动;所述第一脚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脚托板下方并与所述第二脚托板连接;所述第一脚托板与所述第二脚托板之间设置第二驱动总成,所述第二驱动总成可驱动所述第二脚托板沿所述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托板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空腔,所述第二驱动总成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多个卡接部及多个滚轴;所述多个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脚托板卡接;所述多个滚轴与所述第二脚托板滚动接触,所述第二脚托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总成的驱动及所述多个滚轴的辅助下,可沿所述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丝杆及连接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丝杆及所述连接总成,并将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所述连接总成传递至所述第一脚托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丝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包括转轴及支架;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总成;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脚托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总成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架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所述第一脚托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脚托板的第二连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托板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一脚托板底面一侧围成空腔,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凸起部围成的空腔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托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第一驱动总成、连接总成、第一脚托板及第二脚托板;所述第一驱动总成设置于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总成与所述第一脚托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脚托板转动;所述第一脚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脚托板下方并与所述第二脚托板连接;所述第一脚托板与所述第二脚托板之间设置第二驱动总成,所述第二驱动总成可驱动所述第二脚托板沿所述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托板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空腔,所述第二驱动总成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多个卡接部及多个滚轴;所述多个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脚托板卡接;所述多个滚轴与所述第二脚托板滚动接触,所述第二脚托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总成的驱动及所述多个滚轴的辅助下,可沿所述第一脚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丝杆及连接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丝杆及所述连接总成,并将所述电机提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松蔡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