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启闭机构及具有该后门启闭机构的重力式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2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门启闭机构及重力式自卸车,重力式自卸车包括车厢和设置在车厢上的后门启闭机构,后门启闭机构包括后门和锁紧机构,后门的上端铰接在车厢的顶部,锁紧机构又包括设置在车厢尾端的锁板和与锁板连接的拉紧装置,锁板具有与后门相抵靠的抵靠段,抵靠段具有第一抵靠段和第二抵靠段,第二抵靠段相对第一抵靠段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其上形成一与后门抵靠的倾斜面。由于锁板上设置有第二抵靠段,其能对尚未完全复位的后门产生推力,从而强制关闭后门,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力自卸车的后门关闭灵活、不易发生故障,从而提高了重力自卸车的运输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力式自卸车,具体地说,是涉及重力式自卸车上的后门启闭机构及具有该后门启闭机构的重力式自卸车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不同的可卸车厢的车辆,其上的后门启闭机构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如,专 利号为ZL 200820032194. 3,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月7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 的车厢可卸式垃圾压縮后门启闭机构采用液压油缸、锁板、锁紧座和限位块构成的后门 锁紧机构,以实现后门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虽然其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无需人力辅助 即能实现后门自动开启和关闭,但是该种结构的后门启闭机构只适合于非重力式自卸车。 对于重力自卸车而言,其上的后门启闭机构目前大多采用如图l和图2所示的结 构,包括后门1'和锁紧机构2',后门1'的上端通过后门铰链5'铰接在车厢3'的顶部,锁 紧机构2'包括锁板21'和拉紧装置22',锁板21'包括两个倾斜部211'、212',其中倾斜部 211'上端与后门1'抵靠以锁紧后门(如图2),两个倾斜部211'、212'的连接部位铰接拉 紧装置22'的上端,拉紧装置22'的下端铰接在车厢3'下方的车体4'上。该种结构的后 门启闭机构在车厢3'将要复位时(由举升状态下落至行驶状态),若后门铰链5'内有异物 或润滑不良的话,后门1'与车厢3'后端面将贴合延迟,发生锁板21'与后门1'底面干涉, 后门不能关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重力自卸车上的后门启闭机构存在 的问题,提供一种关闭灵活、不易发生故障的后门启闭机构。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设置于重力式自卸车 的车厢上,包括后门和锁紧机构,所述后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锁紧机构又 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尾端的锁板和与所述锁板连接的拉紧装置,所述锁板具有与所述后门 相抵靠的抵靠段,所述抵靠段具有第一抵靠段和第二抵靠段,所述第二抵靠段于所述第一 抵靠段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其上形成一与所述后门抵靠的倾斜面。 上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抵靠段与所述第一抵靠段之间的夹角为 10° 50° 。 上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抵靠段的下端延伸出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 的下端与所述车厢铰接。 上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抵靠段与所述连接段的结合处设置有一铰接部,所述拉紧装置上端与所述铰接部铰接、下端铰接在位于所述车厢下方的车体上。 上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中,所述拉紧装置为钢链、钢丝绳或刚性杆。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重力式自卸车,该重力式自卸车包括车厢和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后门启闭机构,所述后门启闭机构包括后门和锁紧机构,所述后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锁紧机构又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尾端 的锁板和与所述锁板连接的拉紧装置,所述锁板具有与所述后门相抵靠的抵靠段,所述抵 靠段具有第一抵靠段和第二抵靠段,所述第二抵靠段相对所述第一抵靠段的上端斜向上延 伸,其上形成一与所述后门抵靠的倾斜面。 上述的重力式自卸车,其中,所述第二抵靠段与所述第一抵靠段之间的夹角为 10° 50° 。 上述的重力式自卸车,其中,所述第一抵靠段的下端延伸出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 的下端与所述车厢铰接。 上述的重力式自卸车,其中,所述第一抵靠段与所述连接段的结合处设置有一铰接部,所述拉紧装置上端与所述铰接部铰接、下端铰接在位于所述车厢下方的车体上。 上述的重力式自卸车,其中,所述拉紧装置为钢链、钢丝绳或刚性杆。 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重力自卸车采用本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后,由于锁板上设置有第二抵靠段,其能对尚未完全复位的后门产生推力,从而强制关闭后门,使得本技术的重力自卸车后门关闭灵活、不易发生故障,从而提高了重力自卸车的运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车厢处于举升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车厢处于正常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车厢处于举升状态)的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车厢处于正常状态)的结构图; 图5为本技术的锁板结构图; 图6为图5中的A向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r后门2,锁紧机构21,锁板211'、212'倾斜部22,拉紧装置3,车厢4,车体5,后门铰链1后门2锁紧机构21锁板211 第二抵靠段2111倾斜面212 第一抵靠段213连接段214 铰接部22拉紧装置 3 4 5 6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 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技术的重力式自卸车包括车厢和设置在车厢上的后门启闭机构,由于本实 用新型的重力式自卸车除了后门启闭机构与现有技术的重力式自卸车上的后门启闭机构 有区别外,别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就不对重力式自卸车的结构做详细的描述,只是针对 相对现有技术有改进的区别结构,即,后门启闭机构做详细的介绍。 参阅图3和图4,本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设置于重力式自卸车的车厢3上,其 包括后门1和锁紧机构2,后门1的上端通过后门铰链铰接在车厢3的顶部(参见图1),锁 紧机构2包括设置在车厢3尾端的锁板21和与锁板21连接的拉紧装置22。 —并结合并结合参阅图5和图6,锁板21具有第一抵靠段212、第二抵靠段211、连 接段213和铰接部214。第二抵靠段211于第一抵靠段212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其上形成 一与后门1抵靠的倾斜面2111 (该倾斜面2111是相对第一抵靠段212而言),第二抵靠段 211用于车厢3未完全复位时与后门1抵靠,第二抵靠段211与第一抵靠段212之间的夹角 为10° 50° ,这个夹角可随具体情况而定,最好为30。,以使车厢3完全复位时,第一抵 靠段212抵靠后门1,且第一抵靠段212与第二抵靠段211所构成的整个抵靠段与后门不发 生任何干涉;连接段213从第一抵靠段212的下端延伸出,连接段213的下端通过一销轴7 与设置在车厢3上的一安装座5铰接、该安装座55通过一连接板6与车厢3的尾端下方连 接;铰接部214设置在第一抵靠段212与连接段213的结合处;拉紧装置22上端与铰接部 214铰接、下端铰接在位于车厢3下方的车体4上,其中,该拉紧装置22可以为如图所示的 钢链,也可以为钢丝绳或刚性杆。 本技术的后门启闭机构主要用于重力式自卸车的车厢上,其工作原理为车 辆在需要卸货时(车厢在卸货时倾斜举升一定角度,如图3所示),车厢中的货物在自身的 重力作用下推开锁板21,以达到卸货的目的;在需要复位车厢时,车厢3由原来的倾斜举升 状态回到正常状态(如图4所示),车厢带动拉紧装置22,从而使锁板21相对与安装座5 的铰接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第二抵靠段211会对未完全复位的后门l产生推力,从而强 制关闭后门;后门完全关闭后,第一抵靠段212抵靠后门1。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锁板采用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抵靠段后,不仅能借助第 二抵靠段对尚未完全复位的后门产生推力,并能借助第一抵靠段对完全复位的后门进行抵 靠,从而能很好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门启闭机构,设置于重力式自卸车的车厢上,包括后门和锁紧机构,所述后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锁紧机构又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尾端的锁板和与所述锁板连接的拉紧装置,所述锁板具有与所述后门相抵靠的抵靠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段具有第一抵靠段和第二抵靠段,所述第二抵靠段于所述第一抵靠段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其上形成一与所述后门抵靠的倾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后门启闭机构,设置于重力式自卸车的车厢上,包括后门和锁紧机构,所述后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锁紧机构又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尾端的锁板和与所述锁板连接的拉紧装置,所述锁板具有与所述后门相抵靠的抵靠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段具有第一抵靠段和第二抵靠段,所述第二抵靠段于所述第一抵靠段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其上形成一与所述后门抵靠的倾斜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靠段与所述第一抵 靠段之间的夹角为10° 5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段的下端延伸出 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车厢铰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段与所述连接段 的结合处设置有一铰接部,所述拉紧装置上端与所述铰接部铰接、下端铰接在位于所述车 厢下方的车体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后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为钢链、钢丝 绳或刚性杆。6. —种重力式自卸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守华韩术亭曾代微左祎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田雷沃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