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98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包括沿轴向顺次布置的钢筋螺母、外套筒、挡环、动环、静环、柔性抵接环、弹性支架和内套筒。本技术通过在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可能存在的漏浆间隙上,基于螺纹钢筋的径向、轴向和螺旋方向,形成多个密封面,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在浇注混凝土后,基于柔性抵接块和弹性支架的预压力,能使这些密封面保持长效抵触,从而能持久地防止灰尘进入及液体、浆体外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砼构件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1、国家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动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配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现有的预制柱为了保证与其他预制砼构件之间混凝土连接强度,在浇筑过程中,常常需要将钢筋外露在立柱模板外部,由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这些钢筋多为螺纹钢筋,这就导致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往往会存在一些间隙,进而在浇筑后产生漏浆、麻面等现象,影响预制柱的质量及结构安全性。

2、授权公告号为cn2030459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止浆带,包括包裹于钢筋上的止浆部件和固定在钢筋上的固定部件,所述止浆部件靠模板一侧封堵模板与钢筋间的缝隙、另一侧连接固定部件。上述橡胶止浆带利用橡胶材料制成的三角形带状材料,用于止堵模板与外留钢筋间缝隙,防止灰尘进入及液体、浆体外漏,能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模板与外留钢筋之间由于存在工作间隙、模板尺寸存在偏差和模板变形造成模板拼接不严实等而产生的漏浆现象,但是使用这种橡胶止浆带时,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仍存在间隙,不能保证完全密封,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具有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的目的。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包括沿轴向顺次布置的钢筋螺母、外套筒、挡环、动环、静环、柔性抵接环、弹性支架和内套筒,所述钢筋螺母用于螺纹连接在螺纹钢筋上,所述外套筒固定于所述钢筋螺母上、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筒的轴向端面,所述挡环紧密嵌设于所述外套筒内、并抵触于所述外套筒的轴向内壁,所述动环紧密抵触于所述挡环内、并抵触于所述静环的轴向端面,所述静环嵌设于所述弹性支架内,所述柔性抵接环的两轴向端面分别抵触于所述静环的轴向端面和所述弹性支架的移动端,所述弹性支架紧密嵌设于所述内套筒内、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筒的轴向内壁,所述内套筒用于安装在立柱模板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立柱模板时,先将螺纹钢筋穿过内套筒、弹性支架、柔性抵接环和静环后、穿至立柱模板的外部,再将带有外套筒、挡环和动环的钢筋螺母经过螺纹钢筋的端部、螺旋拧紧钢筋螺母并朝向内套筒运动,直至外套筒和内套筒的轴向端面、动环和静环的轴向端面完成抵触密封,并迫使柔性抵接环受压形变、并紧密抵触于螺纹钢筋的周面上,进而在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可能存在的漏浆间隙上,基于螺纹钢筋的径向、轴向和螺旋方向,形成由立柱模板和内套筒、内套筒和弹性支架、弹性支架和柔性抵接环、柔性抵接环和螺纹钢筋、柔性抵接环和静环、静环和动环、动环和挡环、挡环和外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和钢筋螺母、钢筋螺母和螺纹钢筋组成的多个密封面,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在浇注混凝土后,基于柔性抵接块和弹性支架的预压力,能使这些密封面保持长效抵触,从而能持久地防止灰尘进入及液体、浆体外漏;另外,拆模时,只需螺旋松开钢筋螺母后,按照常规步骤进行模板拆除即可,操作简易快捷。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的轴向端面设置为第一台阶面,且所述第一台阶面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外套筒的轴向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台阶面配合的第二台阶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能形成多重密封面,能进一步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另外,第一台阶面上的斜面用于引导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上,便于安装定位。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环靠近所述静环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套筒一侧翻折、并抵触于所述挡环的轴向端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环靠近挡环一侧形成l字型表面,并与挡环抵触形成双重密封面,能进一步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环靠近所述动环的轴向端面和周向内壁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凹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环靠近所述柔性抵接环的轴向端面和周向内壁的连接处设置为第一导向面,所述柔性抵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环螺旋移动并抵触于静环后,能迫使静环朝向弹性支架一侧移动,并带动柔性抵接环受压压缩,此时基于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导向作用,能引导柔性抵接环的周向内壁朝向螺纹钢筋一侧压缩凸起,以填充螺纹钢筋表面的螺旋间隙,进一步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嵌设于所述内套筒内且横截面呈匚字型的安装环、多个插接于所述安装环上并沿所述安装环周向布置的压簧、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上的滑环、以及滑移嵌设于所述滑环内且横截面呈t字型的定位环,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紧密抵触于所述安装环和定位环的轴向端面,所述柔性抵接环固定于所述定位环背离所述压簧一侧的轴向端面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柔性抵接环受静环压力压缩的同时,压力会传递至压簧,压簧同时也受压产生预压力,进而反馈至柔性抵接环背离静环的一侧,从而使柔性抵接环的两侧近乎均匀受压形变,在保持弹性支架和柔性抵接环、柔性抵接环和静环之间良好密封性的同时,能保证柔性抵接环的周向内壁朝向螺纹钢筋一侧压缩凸起,以填充螺纹钢筋表面的螺旋间隙,进一步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

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的其中一侧匚型侧壁开设有多个齿槽,所述压簧插接于所述齿槽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按照螺旋圈数依次经过这些齿槽、并可在齿槽内滑移形变,使得压簧能在长期使用后仍保持较好的弹性,并能保证压簧的两端分别紧密抵触于安装环和定位环的轴向端面,对柔性抵接环起到较好的弹性支撑效果。

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的匚型端壁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压簧的端部搭接于所述环形凸起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压簧端部进行限位,避免压簧形变过程中滑脱失效。

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环靠近所述柔性抵接环的一端朝向所述内套筒一侧翻折、并滑移嵌设于所述滑环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环和滑环之间形成密封面,能进一步提高螺纹钢筋与立柱模板之间的密封性。

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环的端部设置有套设于所述静环上的限位端子,所述限位端子靠近所述定位环的轴向端面设置为第三台阶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端子用于避免定位环和静环滑移脱离滑环,进而能保证柔性抵接环对螺纹钢筋的密封作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顺次布置的钢筋螺母(1)、外套筒(2)、挡环(3)、动环(4)、静环(5)、柔性抵接环(6)、弹性支架(7)和内套筒(8),所述钢筋螺母(1)用于螺纹连接在螺纹钢筋上,所述外套筒(2)固定于所述钢筋螺母(1)上、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筒(8)的轴向端面,所述挡环(3)紧密嵌设于所述外套筒(2)内、并抵触于所述外套筒(2)的轴向内壁,所述动环(4)紧密抵触于所述挡环(3)内、并抵触于所述静环(5)的轴向端面,所述静环(5)嵌设于所述弹性支架(7)内,所述柔性抵接环(6)的两轴向端面分别抵触于所述静环(5)的轴向端面和所述弹性支架(7)的移动端,所述弹性支架(7)紧密嵌设于所述内套筒(8)内、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筒(8)的轴向内壁,所述内套筒(8)用于安装在立柱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8)的轴向端面设置为第一台阶面(81),且所述第一台阶面(81)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外套筒(2)的轴向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台阶面(81)配合的第二台阶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4)靠近所述静环(5)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套筒(2)一侧翻折、并抵触于所述挡环(3)的轴向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5)靠近所述动环(4)的轴向端面和周向内壁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凹槽(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5)靠近所述柔性抵接环(6)的轴向端面和周向内壁的连接处设置为第一导向面(52),所述柔性抵接环(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52)配合的第二导向面(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7)包括嵌设于所述内套筒(8)内且横截面呈匚字型的安装环(71)、多个插接于所述安装环(71)上并沿所述安装环(71)周向布置的压簧(72)、设置于所述安装环(71)上的滑环(75)、以及滑移嵌设于所述滑环(75)内且横截面呈T字型的定位环(78),所述压簧(72)的两端分别紧密抵触于所述安装环(71)和定位环(78)的轴向端面,所述柔性抵接环(6)固定于所述定位环(78)背离所述压簧(72)一侧的轴向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71)的其中一侧匚型侧壁开设有多个齿槽(73),所述压簧(72)插接于所述齿槽(7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71)的匚型端壁设置有环形凸起(74),所述压簧(72)的端部搭接于所述环形凸起(74)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5)靠近所述柔性抵接环(6)的一端朝向所述内套筒(8)一侧翻折、并滑移嵌设于所述滑环(7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75)的端部设置有套设于所述静环(5)上的限位端子(76),所述限位端子(76)靠近所述定位环(78)的轴向端面设置为第三台阶面(7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顺次布置的钢筋螺母(1)、外套筒(2)、挡环(3)、动环(4)、静环(5)、柔性抵接环(6)、弹性支架(7)和内套筒(8),所述钢筋螺母(1)用于螺纹连接在螺纹钢筋上,所述外套筒(2)固定于所述钢筋螺母(1)上、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筒(8)的轴向端面,所述挡环(3)紧密嵌设于所述外套筒(2)内、并抵触于所述外套筒(2)的轴向内壁,所述动环(4)紧密抵触于所述挡环(3)内、并抵触于所述静环(5)的轴向端面,所述静环(5)嵌设于所述弹性支架(7)内,所述柔性抵接环(6)的两轴向端面分别抵触于所述静环(5)的轴向端面和所述弹性支架(7)的移动端,所述弹性支架(7)紧密嵌设于所述内套筒(8)内、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筒(8)的轴向内壁,所述内套筒(8)用于安装在立柱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8)的轴向端面设置为第一台阶面(81),且所述第一台阶面(81)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外套筒(2)的轴向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台阶面(81)配合的第二台阶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4)靠近所述静环(5)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套筒(2)一侧翻折、并抵触于所述挡环(3)的轴向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5)靠近所述动环(4)的轴向端面和周向内壁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凹槽(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模板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5)靠近所述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鹏姜忠忠周昌国尤幸超陈婷婷冯晔邵先都李初平龚世文许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城发绿色装配式建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