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96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阵列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通过交指形耦合缝隙结构按顺序紧密排列而成,所述每个天线单元由蚀刻在介质基板两侧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组成,所述辐射单元包括圆形槽线谐振腔、矩形槽线和辐射渐变槽线,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靠近介质基板底部,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具有开口,沿所述开口垂直向上蚀刻得到矩形槽线,所述矩形槽线分别沿相反方向斜向延伸得到辐射渐变线;所述馈电单元靠近介质基板底部,由微带阻抗变换器与扇形微带短截线连接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扩展集成,在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辐射特性,超宽带,增益高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对超宽带阵列天线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超宽带阵列天线的设计,首先选取宽带天线单元,然后按照一定的栅格排布方式,组成相应的阵列形式。然而,这种传统的宽带阵列天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鉴于天线单元的宽带性能,在高频处单元往往会有较大的横向或纵向电尺寸,较大的电尺寸往往会使阵列不可避免的产生栅瓣;其次,在低频处由于单元具有较小的电尺寸,天线单元间的互耦也相应的比较强,而这种耦合会导致单元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最后,阵元间互耦效应的补偿或抑制难度也会随着频率的降低而大大增加,这同样会对阵列设计造成一定局限性。在传统的宽带相控阵天线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了一些方法以适当抑制阵元间固有的互耦效应,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都会引入或多或少的弊端。比如:或使设计复杂性增加,或使工作带宽变窄,或使天线增益降低。阵列宽带化对低频处和高频处阵元间距要求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阵列天线的工作带宽。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阵列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通过交指形耦合缝隙结构按顺序紧密排列而成,所述每个天线单元由蚀刻在介质基板两侧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组成,所述辐射单元包括圆形槽线谐振腔、矩形槽线和辐射渐变槽线,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靠近介质基板底部,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具有开口,沿所述开口垂直向上蚀刻得到矩形槽线,所述矩形槽线分别沿相反方向斜向延伸得到辐射渐变线;所述馈电单元靠近介质基板底部,由微带阻抗变换器与扇形微带短截线连接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直径为工作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阵列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通过交指形耦合缝隙结构按顺序紧密排列而成,所述每个天线单元由蚀刻在介质基板两侧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组成,所述辐射单元包括圆形槽线谐振腔、矩形槽线和辐射渐变槽线,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靠近介质基板底部,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具有开口,沿所述开口垂直向上蚀刻得到矩形槽线,所述矩形槽线分别沿相反方向斜向延伸得到辐射渐变线;所述馈电单元靠近介质基板底部,由微带阻抗变换器与扇形微带短截线连接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线谐振腔直径为工作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结构的超宽带刀形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华周鹏李振华罗超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