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制备用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32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制备用搅拌机构,包括底座、两组支撑板和锅体,两组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锅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内端顶部转动连接,锅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内部、锅体的顶端前侧和底座的顶端后侧分别设置有高效混合机构、开盖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高效混合机构包括支架、第一齿轮、旋转电机、转动臂、第二齿轮、搅拌杆、球头和多组搅拌叶,高效混合机构设计,在使用活性炭制备用的搅拌机构时,可以先将原料和辅助剂全部加入到锅体的工作腔内,然后开启旋转电机输出带动转动臂进行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转动臂右侧的搅拌杆和第二齿轮进行公转,而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制备,具体为一种活性炭制备用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1、活性炭是用各类果壳、椰子壳、煤炭、木材等等为原料所制成,用于对各种杂质进行吸附除味的产品。在活性炭制备时,需要使用搅拌机构来将粉碎后的原料和粘合剂等辅助剂混合均匀并对其进行加热。现有的搅拌机构在使用时,如专利号为“cn218249754u”的“一种活性炭加工成型用的搅拌锅”,该技术针对单一搅拌叶的技术缺陷,采用三组搅拌叶来对搅拌锅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有效提高原料与辅助剂的混合效率和质量。在现有的搅拌机构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采用的三组搅拌杆来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依然存在搅拌效率低和混合质量差的情况,如原料的颗粒度和辅助剂的颗粒度不均匀时,仅仅对混合原料进行一个方向上的搅拌就容易造成小颗粒的原料或者辅助剂全部沉降到最下侧,从而影响混合原料的混合质量,进而影响活性炭的制备质量,其次,该技术在进行混合物料的收集时需要人工对盖门进行把持,并需要旋转手轮来对锅体进行翻转,操作不便捷,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制备用搅拌机构,包括底座(1)、两组支撑板(2)和锅体(3),两组支撑板(2)分别安装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锅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2)的内端顶部转动连接,锅体(3)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的内部、锅体(3)的顶端前侧和底座(1)的顶端后侧分别设置有高效混合机构、开盖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高效混合机构包括支架(5)、第一齿轮(6)、旋转电机(7)、转动臂(8)、第二齿轮(9)、搅拌杆(10)、球头(11)和多组搅拌叶(12),支架(5)安装在锅体(3)的顶端,第一齿轮(6)固定安装在支架(5)的顶部底端,旋转电机(7)安装在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制备用搅拌机构,包括底座(1)、两组支撑板(2)和锅体(3),两组支撑板(2)分别安装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锅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2)的内端顶部转动连接,锅体(3)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的内部、锅体(3)的顶端前侧和底座(1)的顶端后侧分别设置有高效混合机构、开盖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高效混合机构包括支架(5)、第一齿轮(6)、旋转电机(7)、转动臂(8)、第二齿轮(9)、搅拌杆(10)、球头(11)和多组搅拌叶(12),支架(5)安装在锅体(3)的顶端,第一齿轮(6)固定安装在支架(5)的顶部底端,旋转电机(7)安装在支架(5)的顶端中部,支架(5)和第一齿轮(6)的顶端中部均设置有转动孔,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穿过两组转动孔与转动臂(8)的顶端左侧连接,转动臂(8)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圆孔,搅拌杆(10)与圆孔转动连接,第二齿轮(9)固定套装在搅拌杆(10)的顶端且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6)啮合连接,球头(11)固定套装在搅拌杆(10)的中部,工作腔(4)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球形槽,球头(11)与球形槽转动连接,多组搅拌叶(12)均匀安装在搅拌杆(10)的底部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兴长周修桦金憬赵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长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