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附改性陶粒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731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吸附改性陶粒制备系统,属于陶粒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加工箱,加工箱顶部中心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设置在加工箱内部,连接块底部设置有安置框,安置框内设置有电动转盘,电动转盘的底部固定在安置框内壁上方,安置框的底部固定有驱动框,驱动框内部中心设置有主动轮,电动转盘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底端固定在主动轮的上表面,驱动框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从动轮,两个从动轮与主动轮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两个从动轮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固定有搅拌棒,支撑框底部中心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表面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本技术可以提高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粒制作,具体涉及一种高吸附改性陶粒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1、陶粒是通过高温焙烧,经膨化而成,是一种轻骨料,由于其内部是呈蜂窝状结构,因而具有轻质,高强,导热系数低,吸水率大等特点,在制作陶粒时需要用到陶粒制备器;

2、在授权公告号为cn 218890431 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污泥陶粒制备系统,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外部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部安装有箱盖,且箱盖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杆。本技术中,设置有加工箱、箱盖、电动伸缩杆以及搅拌杆,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就方便带动搅拌杆进行上升操作,再通过操作箱盖就方便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操作,搅拌杆将旋转至加工箱外,这样就方便对搅拌杆进行清理,该机构,不会增加污泥的含水量,避免影响污泥的加工效率,然而该装置在使用时,搅拌杆在加工箱内进而搅拌的面积较小,虽然可以上下移动但是搅拌需要耗费的时间也长,搅拌效率低,并且位于加工箱内部外围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吸附改性陶粒制备系统,包括加工箱(100),所述加工箱(100)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底座(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0)顶部中心设置有电机(400),电机(400)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块(401),且连接块(401)设置在加工箱(100)内部,连接块(401)底部设置有安置框(402),安置框(402)内设置有电动转盘(405),电动转盘(405)和电机(400)的输出端转动方向相反,电动转盘(405)的底部固定在安置框(402)内壁上方,安置框(402)的底部固定有驱动框(403),驱动框(403)内部中心设置有主动轮(404),电动转盘(405)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附改性陶粒制备系统,包括加工箱(100),所述加工箱(100)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底座(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0)顶部中心设置有电机(400),电机(400)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块(401),且连接块(401)设置在加工箱(100)内部,连接块(401)底部设置有安置框(402),安置框(402)内设置有电动转盘(405),电动转盘(405)和电机(400)的输出端转动方向相反,电动转盘(405)的底部固定在安置框(402)内壁上方,安置框(402)的底部固定有驱动框(403),驱动框(403)内部中心设置有主动轮(404),电动转盘(405)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柱(406),固定柱(406)的底端固定在主动轮(404)的上表面,驱动框(40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从动轮(407),两个从动轮(407)与主动轮(404)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408),两个从动轮(407)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409),连接杆(409)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410),固定板(410)的两侧固定有搅拌棒(411),支撑框底部中心设置有支撑柱(413),支撑柱(413)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峰雷中明霍征征刘琦刘起翔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