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硅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在许多行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多晶硅和单晶硅(纯度4n-6n)应该用在光伏行业制作太阳能电池,高纯单晶硅(纯度9n-11n)在半导体行业中制作各类元器件和芯片等。
2、现有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通过将微硅粉料浆输送进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内,由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内的雾化喷头将微硅粉料浆雾化喷出,然后由加热装置将热风气流吹入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内,使得热风气流与雾化料浆配合对微硅进行成粒,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于热风气流的吹风位置固定,靠近吹风位置和远离吹风位置的硅粉料浆与热风接触的时间和热风的量不均,使得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内各个位置的颗粒不均匀、成球强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及工艺,可以通过摆动的雾化喷头喷下均匀的雾化微硅粉料浆可以与向上的热风涡流均匀接触形成均匀颗粒,因为雾化微硅粉料浆与热风接触的时间短、热风的加热效率高,使得成球直径约为30mm,成球强度约为10-12mpa,可以有效提高成球强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及工艺,包括支架,支架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支脚,支架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出料室,出料室的上端设置有干燥造粒塔,干燥造粒塔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室,进料室上表面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出料室下表面开设的出料口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加热干燥模块包括设置在干燥造粒塔左右两侧的加热箱,两个加热箱内部远离干燥造粒塔竖向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过滤网一,干燥造粒塔左右两侧开设的避让槽内均设置有过滤网二,两个加热箱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引风机,两个加热箱内部靠近干燥造粒塔竖向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干燥造粒塔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热风导风的导风单元;导风单元包括焊接固定在干燥造粒塔内部的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转动座,两个转动座之间转动设置有导风筒,导风筒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风孔,导风孔均朝向导风筒的竖向中心倾斜朝上设置,导风筒的外弧面下侧固定套设有斜齿环,干燥造粒塔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斜齿轮,两个斜齿轮均与斜齿环啮合连接,干燥造粒塔的左右两侧中部均设置有电机一,两个电机一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的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喷料模块包括焊接固定在进料室内部上侧的储料斗,进料室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均与分布的支座,多个均与分布的支座与进料室的内壁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弧面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每个雾化喷头与储料斗之间分别通过伸缩管相连通,进料室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雾化喷头转动的电驱动单元;电驱动单元包括焊接固定在进料室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导轨,导轨的外侧均滑动设置有调节座,两个调节座靠近进料室竖向中心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滑柱,两个转动杆外弧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套设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下端均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分别与相邻的滑柱配合安装,进料室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座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进料室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调节丝杆,调节丝杆分别与相邻的调节座螺纹连接,进料室的后侧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的调节丝杆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出料室的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电磁阀一、电磁阀二、引风机、加热管、电机一和电机二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6、综上所述,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7、其一,电机二的输出轴分别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丝杆发生正反转循环转动,通过正反转循环转动的调节丝杆驱动调节座在导轨的外侧前后往复移动,使得雾化喷头可以向干燥造粒塔的内部快速均匀的喷料,使得从雾化喷头喷出的微硅粉料浆可以均匀向下。
8、其二,通过加热箱内部的加热管对吹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热风通过避让槽吹入干燥造粒塔内部,进入干燥造粒塔内部的热风通过导风筒的外侧面上开设的多个均匀分布的倾斜朝上设置的导风孔向上吹热风,从导风孔倾斜向上吹风热风可以与雾化喷头喷出的微硅粉料浆均匀接触。
9、其三,由电机一的输出轴分别带动与其连接的转轴发生转动,使得斜齿轮通过斜齿环驱动导风筒在两个转动座之间转动,转动的导风筒上的导风孔使得热风不断旋转着吹向导风筒的竖向中心,使得热风形成向上涡流,从摆动的雾化喷头喷下均匀的雾化微硅粉料浆可以与向上的热风涡流均匀接触形成均匀颗粒,因为雾化微硅粉料浆与热风接触的时间短、热风的加热效率高,使得成球直径约为30mm,成球强度约为10-12mpa,可以有效提高成球强度。
10、其四,通过观察窗观察出料室内部的微硅粉成粒效果,可以在对微硅粉进行喷雾干燥成粒的过程中,调控对微硅粉的成粒进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包括支架(101),所述支架(10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支脚(10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出料室(102),出料室(102)的上端设置有干燥造粒塔(103),干燥造粒塔(103)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室(104),进料室(104)上表面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105),出料室(102)下表面开设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106),进料管(105)的内部串联有电磁阀一(107),出料管(106)的内部串联有电磁阀二(108),干燥造粒塔(103)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下料斗(110),下料斗(110)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单向阀(111),所述干燥造粒塔(103)上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干燥的加热干燥模块,所述进料室(104)上还设置有用于喷料的喷料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干燥模块包括设置在干燥造粒塔(103)左右两侧的加热箱(201),两个加热箱(201)内部远离干燥造粒塔(103)竖向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过滤网一(202),干燥造粒塔(103)左右两侧开设的避让槽内均设置有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单元包括焊接固定在干燥造粒塔(103)内部的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转动座(206),两个转动座(206)之间转动设置有导风筒(207),导风筒(207)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风孔(208),导风孔(208)均朝向导风筒(207)的竖向中心倾斜朝上设置,导风筒(207)的外弧面下侧固定套设有斜齿环(209),干燥造粒塔(103)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斜齿轮(210),两个斜齿轮(210)均与斜齿环(209)啮合连接,干燥造粒塔(103)的左右两侧中部均设置有电机一(211),两个电机一(211)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的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料模块包括焊接固定在进料室(104)内部上侧的储料斗(304),进料室(104)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均与分布的支座(301),多个均与分布的支座(301)与进料室(104)的内壁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转动杆(303),转动杆(303)的外弧面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302),每个雾化喷头(302)与储料斗(304)之间分别通过伸缩管(305)相连通,所述进料室(104)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雾化喷头(302)转动的电驱动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单元包括焊接固定在进料室(104)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导轨(306),导轨(306)的外侧均滑动设置有调节座(307),两个调节座(307)靠近进料室(104)竖向中心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滑柱(309),两个转动杆(303)外弧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套设有调节杆(308),调节杆(308)的下端均开设有调节槽(310),调节槽(310)分别与相邻的滑柱(309)配合安装,所述进料室(104)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座(307)移动的驱动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进料室(104)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调节丝杆(311),调节丝杆(311)分别与相邻的调节座(307)螺纹连接,进料室(104)的后侧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电机二(312),电机二(312)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的调节丝杆(311)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室(102)的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01),电磁阀一(107)、电磁阀二(108)、引风机(203)、加热管(205)、电机一(211)和电机二(312)均与控制面板(401)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室(102)的前侧面中部设置有观察窗(112)。
9.一种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造粒工艺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包括支架(101),所述支架(10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支脚(10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出料室(102),出料室(102)的上端设置有干燥造粒塔(103),干燥造粒塔(103)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室(104),进料室(104)上表面开设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105),出料室(102)下表面开设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106),进料管(105)的内部串联有电磁阀一(107),出料管(106)的内部串联有电磁阀二(108),干燥造粒塔(103)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下料斗(110),下料斗(110)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单向阀(111),所述干燥造粒塔(103)上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干燥的加热干燥模块,所述进料室(104)上还设置有用于喷料的喷料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干燥模块包括设置在干燥造粒塔(103)左右两侧的加热箱(201),两个加热箱(201)内部远离干燥造粒塔(103)竖向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过滤网一(202),干燥造粒塔(103)左右两侧开设的避让槽内均设置有过滤网二(204),两个加热箱(20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引风机(203),两个加热箱(201)内部靠近干燥造粒塔(103)竖向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205),所述干燥造粒塔(103)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热风导风的导风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硅粉的喷雾干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单元包括焊接固定在干燥造粒塔(103)内部的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转动座(206),两个转动座(206)之间转动设置有导风筒(207),导风筒(207)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风孔(208),导风孔(208)均朝向导风筒(207)的竖向中心倾斜朝上设置,导风筒(207)的外弧面下侧固定套设有斜齿环(209),干燥造粒塔(103)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斜齿轮(210),两个斜齿轮(210)均与斜齿环(209)啮合连接,干燥造粒塔(103)的左右两侧中部均设置有电机一(211),两个电机一(211)的输出轴分别与相邻的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峰,雷中明,刘起翔,刘琦,苏根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