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93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揭露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及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设有插槽,所述绝缘座体包括横向对称的两个绝缘本体及金属桥接片,该两个绝缘本体彼此旋转180度后结构一致,所述桥接片把该两个绝缘本体组装在一起,每一排导电端子排列在对应的绝缘本体上,桥接片把相同结构的两个绝缘本体组装在一起形成绝缘座体,两个绝缘本体可共享同一套注塑成型模具,通过共享同一套注塑成型模具,降低制造成本,简化了组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1、板对板连接器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路板直接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实现不同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和电源供应。通常情况下,板对板连接器是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2、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通常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座体上的两排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开设有插槽及与所述插槽贯通的两排端子槽,导电端子一一插接于对应端子槽,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插槽的弹性接触臂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脚,由于导电端子排列紧密,组装操作繁琐,导致如下缺陷:增加生产成本,复杂的组装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力、时间和工具,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繁琐的组装操作可能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减少;增加错误率,复杂的操作步骤可能增加操作失误的概率,从而导致更多的废品和返工。

3、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板对板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简化组装方式的板对板连接器。

2、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及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设有中央岛部及围设于中央岛部周围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所述插槽的接触臂及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脚,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开的一对模组及固持模组上的金属桥接片,该两个模组彼此旋转180度后安置于所述桥接片上,每一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上述每一排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

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桥接片固定于该两个绝缘本体的底部。

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桥接片设置为纵向间隔的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两端上的两个桥接片。

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桥接片包括纵向延伸的主体片及分别凸设在主体片横向两侧缘的两对定位片,各所述绝缘本体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片相互卡接在一起的凹槽。

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桥接片还设有从各定位片末端垂直向上弯折延伸的插接片,各所述凹槽内设有供所述插接片插入固定的固定插孔。

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体片和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共面。

8、进一步的改进,每一绝缘本体包括一个半底壁、从该半底壁一侧向上延伸的一个侧壁、一个半端壁和一个半中央岛部及一半插槽,所述侧壁沿绝缘本体纵向延伸,所述半端壁沿所述绝缘本体横向延伸,所述半插槽形成在半底壁、侧壁、半端壁和半中央岛部之间,两个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个半底壁共同组成绝缘座体的底壁,两个半端壁共同组成绝缘座体的端壁,两个半中央岛部组成绝缘座体的中央岛部,两个半插槽相互贯通并且共同组成绝缘座体的插槽。

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半中央岛部从半底壁另一侧向上延伸,与所述侧壁横向相对。

10、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座体纵向两末端的一对本体盔甲,每一本体盔甲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第一包裹部及连接该两第一包裹部的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一包裹部一一包裹于所述侧壁上,并且暴露于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二包裹部包裹于横向相对的两半端壁上,并且暴露于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一包裹部设有位于所述半插槽中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是从所述第一包裹部向下延伸入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二弹性臂是从第二包裹部向前延伸入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纵向间断开。

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央岛部设有狭槽,且位于两个半中央岛部之间。

12、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绝缘座体包括横向对称的两个绝缘本体及金属桥接片,该两个绝缘本体彼此旋转180度后结构一致,所述桥接片把该两个绝缘本体组装在一起,每一排导电端子排列在对应的绝缘本体上。板对板连接器增加设置桥接片把相同结构的两个绝缘本体组装在一起形成绝缘座体,两个绝缘本体彼此旋转180度后结构一致,可共享同一套注塑成型模具,通过共享同一套注塑成型模具,降低制造成本,简化了组装操作,减少了所需的能力、时间和工具,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单的组装操作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高效,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得到增加。此外,通过减少操作步骤和降低操作难度,可提高产品良率,减少废品和返工情况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及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设有中央岛部及围设于中央岛部周围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所述插槽的接触臂及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开的一对模组及固持模组上的金属桥接片,该两个模组彼此旋转180度后安置于所述桥接片上,每一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上述每一排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固定于该两个绝缘本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设置为纵向间隔的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两端上的两个桥接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包括纵向延伸的主体片及分别凸设在主体片横向两侧缘的两对定位片,各所述绝缘本体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片相互卡接在一起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还设有从各定位片末端垂直向上弯折延伸的插接片,各所述凹槽内设有供所述插接片插入固定的固定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片和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绝缘本体包括一个半底壁、从该半底壁一侧向上延伸的一个侧壁、一个半端壁和一个半中央岛部及一半插槽,所述侧壁沿绝缘本体纵向延伸,所述半端壁沿所述绝缘本体横向延伸,所述半插槽形成在半底壁、侧壁、半端壁和半中央岛部之间,两个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个半底壁共同组成绝缘座体的底壁,两个半端壁共同组成绝缘座体的端壁,两个半中央岛部组成绝缘座体的上述中央岛部,两个半插槽相互贯通并且共同组成绝缘座体的上述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中央岛部从半底壁另一侧向上延伸,与所述侧壁横向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座体纵向两末端的一对本体盔甲,每一本体盔甲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第一包裹部及连接该两第一包裹部的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一包裹部一一包裹于所述侧壁上,并且暴露于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二包裹部包裹于横向相对的两半端壁上,并且暴露于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一包裹部设有位于所述半插槽中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是从所述第一包裹部向下延伸入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二弹性臂是从第二包裹部向前延伸入所述半插槽,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纵向间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岛部设有狭槽,且位于两个半中央岛部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及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设有中央岛部及围设于中央岛部周围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所述插槽的接触臂及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开的一对模组及固持模组上的金属桥接片,该两个模组彼此旋转180度后安置于所述桥接片上,每一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上述每一排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固定于该两个绝缘本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设置为纵向间隔的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两端上的两个桥接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包括纵向延伸的主体片及分别凸设在主体片横向两侧缘的两对定位片,各所述绝缘本体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片相互卡接在一起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还设有从各定位片末端垂直向上弯折延伸的插接片,各所述凹槽内设有供所述插接片插入固定的固定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片和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绝缘本体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港朱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