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机器人,具体为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材料的多样性、重量和形状差异,传统的搬运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以及人力成本大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智能搬运建筑材料的机器人技术,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2、如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17102056u的专利申请,该申请属于机器人
,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运输用机器人,包括运输箱、侧门、顶部支架及摄像头,运输箱上安装有用于将待运输的建筑材料夹持并放入运输箱内的夹持机构以及用于驱使运输箱前进的前进组件;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建筑材料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使夹持组件朝向运输箱内部摆动的摆动组件。该申请在需要运输建筑材料时,工作人员只需采用夹持组件对待运输的建筑材料进行夹持,随后采用摆动组件即可驱使夹持组件向运输箱内部摆动,调节夹持组件后,即可松开建筑材料,随后关闭侧门,通过前进组件即可驱使运输机器人前进,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搬运,机械代替人工,提高了搬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包括内部开设有缺口的移动底座(100)以及固定连接于其顶部且缺口外侧的缺口支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支架(200)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抵触板(203),两个所述抵触板(203)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对平面材料以及圆形材料进行夹持的搬运组件,所述移动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缺口支架(20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板(400),两个所述滑板(400)顶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挡板(401),两个所述抵触板(20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02),所述缺口支架(20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出端与移动板(202)固定连接的驱动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包括内部开设有缺口的移动底座(100)以及固定连接于其顶部且缺口外侧的缺口支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支架(200)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抵触板(203),两个所述抵触板(203)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对平面材料以及圆形材料进行夹持的搬运组件,所述移动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缺口支架(20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板(400),两个所述滑板(400)顶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挡板(401),两个所述抵触板(20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02),所述缺口支架(20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出端与移动板(202)固定连接的驱动气缸(201),两个所述抵触板(203)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杆(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202)的内部设置有与搬运组件适配的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移动板(202)内部的多个受气筒(206),多个所述受气筒(206)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一活塞杆(207),多个所述第一活塞杆(207)远离受气筒(206)的一端分别置于弧形夹持槽(205)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09),多个所述受气筒(206)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活塞杆(207)复位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翘板(212),所述翘板(212)的一端与橡胶垫(209)抵触,所述翘板(212)的另一端可与平面夹持板(204)抵触,多个所述凹槽(210)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端与平面夹持板(204)固定连接的弹簧杆(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受气筒(206)共同连通有连通管(208),所述连通管(208)的一端连通有输气筒(213),所述输气筒(21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活塞杆(306),所述第二活塞杆(306)远离输气筒(2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珠(3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0)的中端设置有与气路组件相互配合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转杆(300)中端的弧形件(302),所述平面夹持板(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件(304),所述支撑件(304)远离平面夹持板(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曲柄(303),所述曲柄(303)的一端与弧形件(3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曲柄(303)的内部开设有导槽(305),所述滚珠(307)置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