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684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外源添加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可以显著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脂质含量,其中可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至564.5~621.9mg/L,虾青素产量至20.8~44.1mg/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虾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酮类化合物,属于类胡萝卜素。由于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虾青素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已应用于医药、化妆品、营养补充、保健品、水产和饲料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商业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中的虾青素主要分为天然虾青素和合成虾青素两种,研究表明前者的抗氧化能力及生物学功能活性要明显好于后者。因此,市场对于天然虾青素的需求非常旺盛。

2、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微生物能够自然合成虾青素。其中,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佳生物来源,其虾青素含量可接近细胞干重的2~4%。然而,仅仅依靠传统的雨生红球藻栽培方案并不足以解决天然虾青素市场短缺的问题,开发新的培养策略来提高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产量以满足对天然虾青素不断增长的需求迫在眉睫。

3、雨生红球藻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虾青素的积累一般发生在不利于其生长的胁迫条件下。目前常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来促进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积累,包括高温、高盐、强光、营养盐饥饿等。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如高温需要升高培养液的温度,从而增加成本;高盐容易杀死藻细胞;营养盐饥饿需要更换缺乏氮、磷或硫的培养基,会增加工序和成本,也容易导致藻细胞污染;强光会导致大量的藻细胞因为耐受不住强光造成的氧化损伤而死亡,强光对游动的绿色藻细胞也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光氧化损伤,直接影响了藻细胞的培养密度,进而降低虾青素的产量。

4、通过外源施加诱导剂也成为促使虾青素积累的常用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418993a公开了褪黑素在提高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中的应用,然而虾青素含量也仅达到15.4~26.95mg/l,虾青素产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5627237a公开了一种利用脯氨酸耦合多种胁迫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产量方法,其虾青素含量可达42.77mg/l,然而该专利技术是在缺氮、高光和高盐条件下添加脯氨酸进行培养的,这些非生物胁迫条件容易造成藻细胞损伤,同时也增加了成本。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5044527a公开了一种肌醇在促进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中的应用,其虾青素含量可达28.24mg/g,然而该专利技术涉及光生物反应器等专业设施,对设备要求比较高,技术工艺比较复杂,操作有难度,而且费用很高,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技术推广的难度,且其虾青素含量也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筛选合适的诱导剂和培养方法来提高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产量对大规模商业化培养雨生红球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及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在培养雨生红球藻中的应用。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

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组合物。

6、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上述的培养基和/或组合物在提高雨生红球藻中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中的应用。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8、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外源加入白藜芦醇、5-氨基乙酰丙酸和儿茶酚,检测这三种激素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以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加入白藜芦醇和儿茶酚均可显著促进虾青素的积累。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分别同步或分步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加入白藜芦醇和儿茶酚,观察这两种处理方法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同步处理法,分步处理法可显著提升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同时提高雨生红球藻的脂质含量。

9、因此,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以下内容:

10、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在培养雨生红球藻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为在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中的应用。

11、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所述方法用于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

12、优选地,同时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

13、更优选地,在接藻当天同时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

14、更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5~0.25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5~0.15mm。

15、最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mm。

16、优选地,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的时间间隔为10~14天。

17、更优选地,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的时间间隔为12天。

18、更优选地,在接藻当天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添加白藜芦醇,第12天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添加儿茶酚。

19、更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5~0.25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5~0.15mm。

20、最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mm。

2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使用无菌通气方式进行培养。

22、优选地,所述通气的通气强度为0.04~0.06vvm。

23、更优选地,所述通气的通气强度为0.05vvm。

24、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为添加有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

25、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5~0.25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5~0.15mm。

26、更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mm。

27、更优选地,所述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为改良bold基础培养基。

28、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添加有白藜芦醇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和添加有儿茶酚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

29、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5~0.25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5~0.15mm。

30、更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2mm,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mm。

31、更优选地,所述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为改良bold基础培养基。

32、上述的培养基和/或组合物在提高雨生红球藻中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中的应用。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在培养雨生红球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在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中的应用。

2.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所述方法用于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的时间间隔为10~14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藻当天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添加白藜芦醇,第10~14天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添加儿茶酚。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5~0.25mM,所述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5~0.15mM。

7.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添加有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藜芦醇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15~0.25mM,所述儿茶酚在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05~0.15mM。

9.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添加有白藜芦醇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和添加有儿茶酚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

10.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培养基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在提高雨生红球藻中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在培养雨生红球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在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中的应用。

2.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或儿茶酚,所述方法用于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虾青素产量和/或脂质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中添加白藜芦醇和儿茶酚的时间间隔为10~14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藻当天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添加白藜芦醇,第10~14天向雨生红球藻培养基添加儿茶酚。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翔张中红杨雨澄丘佳凡李宏业杨维东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