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角接触球轴承,具体是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介绍
1、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特点是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联合载荷,限制轴的两方面的轴向位移,它是由外圈、内圈、钢球、保持架组成,能在较高的速度下稳定地工作,在机械零件中,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有的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轴承旋转过程中,接触球在保持架上进行滚动,接触球与保持架之间会出现摩擦起热,以及接触球与外圈之间长时间的滚动摩擦,使得外圈会出现温度升高的情况。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轴承旋转过程中,接触球与保持架之间会出现摩擦起热,以及接触球与外圈之间长时间的滚动摩擦,使得外圈会出现温度升高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安装钢球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内部设置有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表面中腰线上设置有中环,且中环的内部嵌合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外圈端面外壁设置有散热环;
4、所述保持架的两端安装有轴圈,所述轴圈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持架的表面设置有球槽,且球槽的内部嵌合安装有球珠,所述球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夹层。
5、作为本技术中再进一步
6、作为本技术中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的内部与球槽内部的夹层之间相互连通,且通孔关于轴圈的中心线呈环形分布。
7、作为本技术中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层的设置厚度是球槽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夹层的设置数量与通孔的设置数量一致。
8、作为本技术中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环的下凹深度为外圈的厚度的三分之一,且中环的宽度大于散热鳍片的宽度,并且散热鳍片的两端不与中环内壁贴合。
9、作为本技术中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持架通过球槽的内部球珠与外圈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球珠安装在保持架表面的球槽中,将球槽的内部设计为中空设计,球珠与保持架之间的摩擦起热时,可以通过球槽内部中空设计的夹层进行散热,夹层与轴圈表面的通孔之间相互连通,进而避免积热于保持架的内部,并且通过注油孔注入润滑油,保持润滑度,避免摩擦过度,造成摩擦起热的情况。
12、2、在外圈的表面设置有铜材料制成的散热环,同时中环的内部设置了散热鳍片,辅助外圈的表面进行散热,中环下凹,能够快速向外导热,提高散热速度,避免外圈厚度影响了传热速度,导致内部积热,热量无法快速传导至外圈表面,造成内部热量散出较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安装钢球的保持架(5),所述保持架(5)的内部设置有内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表面中腰线上设置有中环(2),且中环(2)的内部嵌合安装有散热鳍片(3),所述外圈(1)端面外壁设置有散热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圈(6)的表壁设置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孔(9),所述注油孔(9)贯通轴圈(6)与保持架(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的内部与球槽(10)内部的夹层(12)之间相互连通,且通孔(7)关于轴圈(6)的中心线呈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12)的设置厚度是球槽(10)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夹层(12)的设置数量与通孔(7)的设置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2)的下凹深度为外圈(1)的厚度的三分之一,且中环(2)的宽度大于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5)通过球槽(10)的内部球珠(11)与外圈(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安装钢球的保持架(5),所述保持架(5)的内部设置有内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表面中腰线上设置有中环(2),且中环(2)的内部嵌合安装有散热鳍片(3),所述外圈(1)端面外壁设置有散热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圈(6)的表壁设置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孔(9),所述注油孔(9)贯通轴圈(6)与保持架(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的内部与球槽(10)内部的夹层(12)之间相互连通,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琦,杨爱丰,董利飞,曹建根,陈飘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众精密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