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性技术中的光学异构体拆分方法。2-氨基-2′-羟基-1,1′-联萘在1992年首先被合成并拆分成功(见Smrcina,M.;Lorenc,M.;Hanus,V.;Sedmera,P.;Kocovsky,P.J.Org.Chem.1992,57,1917-1920)。现有的光学拆分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外消旋2-氨基-2′-羟基-1,1′-联萘与Cu(II)及光学活性α-苯乙胺形成非对映体络合物,采用分步结晶的方法实现的,经三次重结晶,所得手性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对映体过量(ee)可达97%以上。但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光学纯α-苯乙胺(10摩尔当量),且回收率极低(~20%),重复性差;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与樟脑磺酸形成非对映体进行拆分,但该方法对结晶条件非常敏感,重复性差,所得手性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ee值在30-95%之间(见Smrcina,M.;Vyskocil,S.;Polivkova,J.;Polakova,J.Collect.Czech.Chem.Commun.1996,61,1520-15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光学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甲醇(或乙腈或丙酮或乙酸乙酯)中,用0.5摩尔的N-苄基氯化辛可宁啶2选择性地与1摩尔外消旋2-氨基-2′-羟基-1,1′-联萘1中的R对映体结合,以定量的收率形 成分子晶体(R)-(+)-1.2析出,并经过滤后从母液中分离出来,而(S)-(-)-1则留在母液中;b、将从母液中分离出来的分子晶体(R)-(+)-1.2用稀盐酸分解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浓缩后的固体用苯重结晶即制得光学纯 (R)-(+)-1,收率为85-90%,对映体过量>99%;c、上述制取光学纯(R)-(+)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光学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甲醇(或乙腈或丙酮或乙酸乙酯)中,用0.5摩尔的N-苄基氯化辛可宁啶2选择性地与1摩尔外消旋2-氨基-2′-羟基-1,1′-联萘1中的R对映体结合,以定量的收率形成分子晶体(R)-(+)-1·2析出,并经过滤后从母液中分离出来,而(S)-(-)-1则留在母液中;b、将从母液中分离出来的分子晶体(R)-(+)-1·2用稀盐酸分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