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95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角特性得到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偏振层(18,20),其按彼此的吸收轴垂直的方式配置;液晶单元(LC),其具有在所述一对偏振层之间彼此相向地配置且至少一方具有透明电极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14,16)、配置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2);以及相位差层(22),其位于所述一对偏振层的至少一方与液晶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相位差层(22)的面内慢轴在与配置在更靠近相位差层(22)的位置上的偏振层(18)的吸收轴呈垂直(90°)±40°的范围内,相位差层(22)满足下述式(Ⅰ)~(Ⅲ):25nm≤Re(550)≤230nm(Ⅰ);0nm≤R[40°]≤300nm(Ⅱ);1<R[+40°]/R[-40°](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的改善。
技术介绍
以往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式显示各种光学特性的光学薄膜用于光学补偿。例如,作为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 偿薄膜,提出了在由聚合物薄膜构成的透明支撑体上具有由液晶组合物构 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学补偿薄膜(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具有由液晶组合物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学补偿薄膜 的替代,提出了将厚度方向上光轴倾斜的聚合物薄膜用于TN模式液晶显 示装置的光学补偿。例如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了通过在圆周速度不同的两个辊之间通过 薄膜而对该薄膜赋予剪切力以制作光轴倾斜的薄膜的方法、并将该薄膜应 用在TN型液晶显示器中。但是,根据这些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存在着 薄膜的光学特性的偏差大、以及容易在薄膜表面上产生接触划痕等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4和5中提出了下述的方法使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的熔融物通过规定条件的2个辊之间,由此制作薄膜厚度方向的光轴倾斜 的薄膜。根据这些文献记载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液晶显示装置不仅用作基本上单人使用的个人电脑等的显示 器,还用于作为多人从各方向观察的TV用的显示器的用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偏振层,其按彼此的吸收轴垂直的方式配置;    液晶单元,其具有在所述一对偏振层之间彼此相向地配置且至少一方具有透明电极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以及配置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    相位差层,其位于所述一对偏振层的至少一方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    其中,所述相位差层的面内慢轴位于与配置在更靠近所述相位差层的位置上的偏振层的吸收轴呈90°±40°的范围内,    所述相位差层在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满足下述式(Ⅰ):    25nm≤Re(550)≤230nm  (Ⅰ)    在包含所述相位差层的倾斜方位和...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28 219309/2008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偏振层,其按彼此的吸收轴垂直的方式配置;液晶单元,其具有在所述一对偏振层之间彼此相向地配置且至少一方具有透明电极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以及配置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相位差层,其位于所述一对偏振层的至少一方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相位差层的面内慢轴位于与配置在更靠近所述相位差层的位置上的偏振层的吸收轴呈90°±40°的范围内,所述相位差层在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满足下述式(I)25nm≤Re(550)≤230nm(I)在包含所述相位差层的倾斜方位和法线的面内即入射面,从由所述法线向所述相位差层的倾斜方位倾斜40°的方向测得的、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入射光的延迟R[40°]满足下述关系式(II)0nm≤R[40°]≤300nm(II)并且,在包含所述相位差层的倾斜方位和法线的面内即入射面,从由所述法线向所述相位差层的倾斜方位倾斜+40°的方向测得的延迟R[+40°]、与从相对于所述法线逆向倾斜40°的方向测得的延迟R[-40°]之比满足下述关系式(III)1<R[+40°]/R[-40°](III)其中,R[-40°]<R[+4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 层的面内慢轴与配置在更靠近所述相位差层的位置上的偏振层的吸收轴 垂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 位差层配置在所述一对偏振层中的一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室克文竹上龙太施泽民桥本齐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