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以及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从传统的被动悬架,到只能调节阻尼力的半主动悬架再到主动悬架,人们对悬架系统以及车辆整体性能的要求也再升高。主动悬架只有与一个比较优良的控制策略相匹配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其硬件的作用,才能展现其优越的综合性能。
2、目前,对于主动悬架的研究,在作动器还有控制策略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在控制策略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对控制芯片发展的推动,其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一些复杂的高级智能控制理论也被应用于主动悬架的研究中。然而对控制策略的研究还是存在一些缺乏,对于主悬架硬约束的考虑,对于悬架系统模型对于不确性工况的反应的研究不够完善,对于系统鲁棒性的研究也比较少,缺乏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时域响应模型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整车七个自由度的悬架模型包括车身垂向位移、车身俯仰运动、车身侧倾运动和四个轮胎的垂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主动悬架模糊控制-PID控制器具有两个输入信号和三个输出信号,悬架动挠度的一阶导数与理想参考输入的差值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时域响应模型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整车七个自由度的悬架模型包括车身垂向位移、车身俯仰运动、车身侧倾运动和四个轮胎的垂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主动悬架模糊控制-pid控制器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