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连铸机铸流半径R极限偏差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82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连铸机铸流半径R极限偏差的测量方法,本方法采用千分尺及经纬仪联合,将不在同一平面的线段导到同一平面,并进行分段测量,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能够保证测量的极限偏差在±0.5mm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连铸机铸流半径R极限偏差的测量方法,属于物理测 量领域。
技术介绍
连铸机设备基础为阶梯磐基础,在设备安装之前先在阶梯型基础上测设横纵中心线,根据横向中心线定出铸流半径R,其极限偏差为士O. 5mm。以往施工 过程中常采用盘尺丈量法来确定设备安装横纵中心线,由于盘尺在不同的温度 下及拉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会产生变形,其误差很大,即使进行尺长改正也保证 不了铸流半径R的极限偏差士O. 5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千分尺及经纬仪联合测量的控制连铸机铸流半径R极限偏差的测量方法,以保证测量的极限偏差在土O. 5mm内。术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是①基准线的确定,首先设定横向基准线Iy,该基准线为拉矫机切点辊的轴线;横向基准线IIy,该基准线为铸流外弧基准线,与横 向基准线Iy平行,其与I y的水平距离等于铸流半径R;横向基准线IIIy,该 基准线为输送辊道起始辊的轴线;纵向基准线Ix,该基准线设于二冷室外与连 铸机中心线平行;纵向基准线IIx ,该基准线为每台连铸机的中心线;②从基础一到基础二的过渡测量,在基础一上设置两根垂直于横向基准线IIy并且等 高的槽钢,在每根槽钢上用经纬仪各作一条垂直与横向基准线IIy的垂线Ll与 L2,在L1与L2上设定测量点,测量点至少为一个,第一测量点与横向基准线 IIy的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在槽钢上设定的测量点位置焊接 测量点标块,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为圆弧形,该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作为正向测量 点,在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位置作与IIy平行的辅助横向基准线,在辅助横向基 准线上的任意一点架设经纬仪,在槽钢上确定一个反向测量点,反向测量点调 整在辅助横向基准线上,并在该点焊接反向测量点标块,用千分尺测量出横向 基准线IIy与第一测量点的距离,然后再在Ll与L2上设定第二测量点,第二 测量点与第一测量点的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采用测量横向基 准线IIy与过第一测量点的辅助横向基准线的距离相同的方法测量出第一测量 点与第二测量点的距离,.然后再设定下一个测量点进行测量,直至测量点位于 基础二的上方;③从基础二到横向基准线Iy的过渡测量,将经纬仪架在第二 阶基础上,即基础二上,并将经纬仪调整到过位于基础二的上方的测量点在基 础二上的垂直投影点的与横向基准线IIy平行的辅助横向基准线上,在基础二 上设置两根垂直于基础二上的辅助横向基准线并且等高的槽钢,重复在基础一 上的测量方法,直到测量点与位于基础三上的横向基准线Iy的水平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在横向基准线Iy上任选一点,在所选点上架设 经讳仪,在基础二的槽钢的直线上找到垂直投影点在横向基准线Iy上的点, 用千分尺测量出该点与前一测量点的距离,将千分尺测量出的所有距离相加就 定出了 IIy到I y之间的距离,也就确定了铸流半径R。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能够保证测量的极限偏差在士0.5mm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测量原理图一;Iy、 IIy、 IIIy—_横向基准线,1一_冷却室,2__铸流外弧,3—一拉 矫机,4一一输送辊道起始辊,5 — 一基础一,6—一基础二, 7 — 一基础三; 鹵中Ix、 IIx — 一纵向基准线,图2是本专利技术测量原理图二; 图中8— —测量点标块,9— 一槽钢; 图3是本专利技术测量原理图三; ' 图中10——经纬仪,11_一槽钢。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在基础一 5上设置两根垂直于横向基准线II y并且等高的槽钢9, 在每根槽钢9上用经纬仪10各作一条垂直与横向基准线IIy的垂线Ll与L2, 在Ll与L2上设定测量点,测量点与横向基准线IIy的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 最大测量长度,在槽钢9上设定的测量点位置焊接测量点标块8,测量点标块 8的头部为圆弧形,该测量点标块8的头部作为正向测量点,在测量点标块8 的头^位置作与IIy平行的辅助横向基准线Ya,在辅助横向基准线Ya上的任意 一点A架设经纬仪,在槽钢9上确定一个反向测量点,反向测量点调整在辅助 横向基准线Ya上,并在该点焊接反向测量点标块,用千分尺测量出横向基准线 IIy与测量点的距离,即IIy.与Ya的距离;在基础二的上方的Ll与L2上设定 测量点,将经纬仪架在第二阶基础上,即基础二 6上,并将经纬仪调整到过位 于基础二的上方的测量点在基础二上的垂直投影点的与横向基准线IIy平行的 辅助横向基准线Yb上,用千分尺将Ya到Yb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在基础二上 设置两根垂直于基础二上的辅助横向基准线Yb并且等高的槽钢10,重复在基 础一上的测量方法,测量出辅助横向基准线Yb与位于基础三7的I y之间的距 离,将IIy与Ya的距离、Ya到Yb之间的距离和Yb与Iy之间的距离相加,就 定出了IIy到Iy之间的距离,也就确定了铸流半径R。所述测量点的选取数量与每一台阶基础的长度有关,台阶基础的长度长, 选取的测量点的数量就多,上述实施方式中,台阶基础的长度短,所以,在基 础一、基础二上各设定了一个测量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各种形式的连铸机的安装控制线,阶梯型基础的设备 定位线,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设备安装定位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在包钢5#连铸机、薄板连铸机、宽厚板连铸机、小 方坯连铸机的应用中,铸流半径R都控制在了 0. 30mm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连铸机铸流半径R极限偏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①基准线的确定,首先设定横向基准线Ⅰy,该基准线为拉矫机切点辊的轴线;横向基准线Ⅱy,该基准线为铸流外弧基准线,与横向基准线Ⅰy平行,其与Ⅰy的水平距离等于铸流半径R;②从基础一到基础二的过渡测量,在基础一上设置两根垂直于横向基准线Ⅱy并且等高的槽钢,在每根槽钢上用经纬仪各作一条垂直与横向基准线Ⅱy的垂线L1与L2,在L1与L2上设定测量点,测量点至少为一个,第一测量点与横向基准线Ⅱy的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在槽钢上设定的测量点位置焊接测量点标块,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为圆弧形,该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作为正向测量点,在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位置作与Ⅱy平行的辅助横向基准线,在辅助横向基准线上的任意一点架设经纬仪,在槽钢上确定一个反向测量点,反向测量点调整在辅助横向基准线上,并在该点焊接反向测量点标块,用千分尺测量出横向基准线Ⅱy与第一测量点的距离,然后再在L1与L2上设定第二测量点,第二测量点与第一测量点的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采用测量横向基准线Ⅱy与过第一测量点的辅助横向基准线的距离相同的方法测量出第一测量点与第二测量点的距离,然后再设定下一个测量点进行测量,直至测量点位于基础二的上方;③从基础二到横向基准线Ⅰy的过渡测量,将经纬仪架在第二阶基础上,即基础二上,并将经纬仪调整到过位于基础二的上方的测量点在基础二上的垂直投影点的与横向基准线Ⅱy平行的辅助横向基准线上,在基础二上设置两根垂直于基础二上的辅助横向基准线并且等高的槽钢,重复在基础一上的测量方法,直到测量点与位于基础三上的横向基准线Ⅰy的水平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在横向基准线Ⅰy上任选一点,在所选点上架设经纬仪,在基础二的槽钢的直线上找到垂直投影点在横向基准线Ⅰy上的点,用千分尺测量出该点与前一测量点的距离,将千分尺测量出的所有距离相加就定出了Ⅱy到Ⅰy之间的距离,也就确定了铸流半径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连铸机铸流半径R极限偏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①基准线的确定,首先设定横向基准线I y,该基准线为拉矫机切点辊的轴线;横向基准线II y,该基准线为铸流外弧基准线,与横向基准线I y平行,其与I y的水平距离等于铸流半径R;②从基础一到基础二的过渡测量,在基础一上设置两根垂直于横向基准线II y并且等高的槽钢,在每根槽钢上用经纬仪各作一条垂直与横向基准线II y的垂线L1与L2,在L1与L2上设定测量点,测量点至少为一个,第一测量点与横向基准线II y的距离小于千分尺标定的最大测量长度,在槽钢上设定的测量点位置焊接测量点标块,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为圆弧形,该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作为正向测量点,在测量点标块的头部位置作与II y平行的辅助横向基准线,在辅助横向基准线上的任意一点架设经纬仪,在槽钢上确定一个反向测量点,反向测量点调整在辅助横向基准线上,并在该点焊接反向测量点标块,用千分尺测量出横向基准线II y与第一测量点的距离,然后再在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喜平范清厚刘润清王丽茹徐宝英王光刘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二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