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82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本技术公开一种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包括基板和限位板,基板为三角形,基板包括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连接位置为直角位,基板沿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设置刻度,且基板邻近于第一直角边和/或邻近于第二直角边设置刻度,第一直角边沿自身长度方向至少间隔设置两个限位板,第二直角边沿自身长度方向至少间隔设置两个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垂直,且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本方案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结构简单,能准确找角,且可以单人操作,对角线测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船舶制造过程中,许多大板结构在制造时需要测量对角线尺寸,对于侧边设置有坡口的大板结构,在测量对角线时,需要先找准直角位(简称为找角),然后再通过测量工具连接两个直角位实现对角线测量工作。目前在找角时,一般操作者会手持两把直角尺,两个直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分别贴在大板结构需要找角位置的两个直角位侧边,两把直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交叉的位置就是直角位,两个直角位需要两个操作者协同完成找角,第三个操作者再通过测量工具连接两个直角位完成对角线测量。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对角线测量需要至少三个操作者协同完成;2、操作过程中操作者误动作就会影响最终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找角准确,且对角线测量准确性高。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包括:

4、基板,所述基板为三角形,所述基板包括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连接位置为直角位,所述基板沿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呈平面结构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刻度,且所述基板邻近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或邻近于所述第二直角边设置所述刻度;

5、限位板,所述第一直角边沿自身长度方向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二直角边沿自身长度方向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垂直,且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6、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直角边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直角边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且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平齐;

7、所述第二直角边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第二直角边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连接,且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直角边平齐。

8、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上开设两个间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两个所述避让孔之间形成握持部。

9、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上开设测量协作孔,所述测量协作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测量协作孔邻近于所述直角位,且所述测量协作孔位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之间的夹角中心线上。

10、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和/或所述限位板为耐磨金属板。

11、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基板焊接。

12、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

13、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内嵌入有磁铁。

14、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包括主体和延伸部,所述主体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活动设置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能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15、作为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开设滑动槽,所述主体的端部插入至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主体上对应每个所述延伸部开设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上开设至少一组限位孔,每组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正对并均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孔邻近于所述基板的中心,所述第一限位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尺寸,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一孔和所述滑动槽;

16、所述延伸部通过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限位螺栓的螺帽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内,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孔、所述长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限位螺母连接。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三角形的基板,基板的第一侧面或者第二侧面可以贴在待检测部件的上表面,而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设置的限位板则抵紧在待检测部件的两个直角侧边,调整基板的位置,使每个限位板都能和待检测部件的直角侧边贴合并卡紧,此时基板的直角位就是待检测部件的实际直角位置,操作者可以单人操作测量工具,连接位于待检测部件对角线上的两个基板的直角位,直至将待检测部件的对角线尺寸测量出,操作非常简单,且由于限位板和基板是卡在待检测部件上,所以减少了人为误动的情况,测量精度高;通过将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使得整个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能双面使用;通过设置刻度,使得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还有测量的功能,能作为一般三角尺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直角边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且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两个间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两个所述避让孔之间形成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测量协作孔,所述测量协作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测量协作孔邻近于所述直角位,且所述测量协作孔位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之间的夹角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或所述限位板为耐磨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基板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内嵌入有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主体和延伸部,所述主体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活动设置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能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开设滑动槽,所述主体的端部插入至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主体上对应每个所述延伸部开设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上开设至少一组限位孔,每组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正对并均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孔邻近于所述基板的中心,所述第一限位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尺寸,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一孔和所述滑动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直角边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且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两个间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两个所述避让孔之间形成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测量协作孔,所述测量协作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所述测量协作孔邻近于所述直角位,且所述测量协作孔位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之间的夹角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或所述限位板为耐磨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对角线测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基板焊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智马俊饶展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