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60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万向联接装置,包括:具有球窝的二个接头,在所述二个接头内分别设有二个转向球,通过中间位置处的紧固件和推顶件的相互配合,控制二个转向球在对应球窝中的运动容许度,实现转动或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不仅能实现应用所述万向联接装置的安装器件进行全向转动,更能通过调节紧固件来控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使得其中一个转向球活动而另一转向球固定,进而实现小角度的微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向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般,位置调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距离的平移;另一类是角度的调节(旋转、摆动)。可以根据所需的调节方式,设计出对应的位置调节装置。 以监控摄像机为例,为了实现其尽可能大的可监控范围,避免出现监控盲区,通常会为所述监控摄像机配置有角度调节装置。但现有的角度调节装置结构复杂且可调节的角度范围受限。如在专利号为200820046194. 9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摄像机主体只能沿着旋转部作一定量的角度调节,可调节的角度并不大,适应能力较差。 另外,在其他领域,也有提出其他类型的角度调节装置。例如在专利号为US5419522的美国专利文献中,提供了一种万向光学平台,其主要通过二个转向球来连接镜部和底座,所述二个转向球可以通过由螺丝驱动的锥形元件进行紧固。具体地,松动所述螺丝,则所述二个球头自球窝松开,所述镜部则可相对底座作任意方向运动;而固定螺丝,则所述二个球头被推向球窝而不能自由转动,则所述镜部相对于底座固定。由上可知,上述结构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螺丝、锥形元件等部件实现了被安装件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自由运动和固定。 不过,在上述万向光学平台所应用的角度调节装置,其作用结构对称,二个转向球大小一致,这样,在实际应用中,二个转向球实现相同的松动或固定状态(同时松动或同时固定)。在角度调节时,二个转向球都可转向,对控制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小角度调节时,不能确保精确地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万向联接装置,在实现全向转动的情况下,更能解决在小角度微调时较难控制及定位不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万向联接装置,包括 中空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一球窝,所述第二接头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二球窝;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配合后形成有通道; 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分别具有供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述第一转向球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球窝的口径,所述第二转向球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球窝的口径; 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供置于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的通道中; 供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的推顶件,具有能分别推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沿着所述通道移动的第一推顶部和第二推顶部; 紧固件,与所述推顶件配合,用于调节所述推顶件的移动位置; 其中,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推顶件配合以推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不一致。 可选地,所述万向联接装置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贯穿于所述通道、供收纳所述推顶件的过道。 可选地,所述推顶件为楔形斜面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顶部为所述楔形斜面体的临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推顶斜面,所述第二推顶部为所述楔形斜面体的临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推顶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顶部和第二推顶部具有不同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较小的推顶部对应的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较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球窝具有第一卡制端面,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球窝具有第二卡制端面,所述第一卡制端面与所述第二卡制端面的渐縮度不一致;所述渐縮度较大的推顶部对应的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较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制端面为垂直卡圈,所述第二卡制端面为渐縮状弧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制端面为渐縮状弧圈,所述第二卡制端面为垂直卡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的长度设计为在所述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推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后使得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不一致。 可选地,所述万向联接装置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转向球、第一定位件、推顶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二转向球的线缆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还设有横穿所述相对二端口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二接头还设有横穿所述相对二端口的第二开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要小于第一转向球的直径,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要小于第二转向球的直径。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球窝的端口处还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向球转动的缺口。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球窝的端口处还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向球转动的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向球与所述第二转向球的大小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接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向球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联接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向球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支架。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上还设有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为压縮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不仅能实现应用所述万向联接装置的安装器件进行全向转动,更能通过调节紧固件来控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使得其中一个转向球活动而另一转向球固定,进而实现小角度的微调。 另外,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提供了供线缆内穿的线缆通道,将线缆隐藏在所述万向联接装置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线缆外露容易受损、影响转动效果以及美观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应用于监控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1-A2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万向联接装置,包括设计有球窝的二个接头,在所述二个接头内分别套设有二个转向球,通过中间位置处的紧固件和推顶件的相互配合,控制二个转向球在对应球窝中的运动容许度,实现转动或固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监控摄像机为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应用于监控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监控摄像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其他例如照明灯具、光学镜片、医用检查器件等需要多向转动以实现在不同位置或方向使用的设备均可予以考虑。 结合图1和图2,所述监控摄像系统包括万向联接装置1 ,分别位于万向联接装置1相对二侧的底座124和支架(未标示),在所述支架上装配有监控摄像机4。其中,监控摄像机4具体可以包括摄像机本体和用于收纳以起到保护保护作用的罩体。所述监控摄像系统可以固定在某一附着物上,例如墙壁、天花板等。监控摄像机4通过例如螺丝锁附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这样,监控摄像机4就可利用万向联接装置1相对所述附着物作全向地转动,能对各处的区域进行监控,实现其尽可能大的监控范围,扫清监控盲区。 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万向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l-A2方向的截面示意图。结合如图2和图3,万向联接装置1具体包括具有中空的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ll,第一接头10具有第一球窝100,第二接头11具有第二球窝111 ;贯穿于第一接头10的过道;至少包括一转向球120的第一联接体12,至少包括第二转向球131的第二联接体13 ;位于第一转向球120和所述过道之间的第一定位件14,位于第二转向球131和所述过道之间的第二定位件15 ;活动设置于所述过道中的推顶件16 ;穿设所述过道并连接于推顶件16的紧固件17 ;以及贯穿第一转向球120、第一定位件14、推顶件16、第二定位件15和第二转向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向联接装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一球窝,所述第二接头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二球窝;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配合后形成有通道;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分别具有供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述第一转向球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球窝的口径,所述第二转向球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球窝的口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供置于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的通道中;供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的推顶件,具有能分别推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沿着所述通道移动的第一推顶部和第二推顶部;紧固件,与所述推顶件配合,用于调节所述推顶件的移动位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推顶件配合以推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不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万向联接装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一球窝,所述第二接头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二球窝;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配合后形成有通道; 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分别具有供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述第一转向球的 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球窝的口径,所述第二转向球的直径要大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球窝的口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供置于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的通道中;供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的推顶件,具有能分别推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沿着所述通道移动的第一推顶部和第二推顶部;紧固件,与所述推顶件配合,用于调节所述推顶件的移动位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推顶件配合以推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时,所述第一转向球和第二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不一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贯穿于所述通道、供收纳所述推顶件的过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为楔形斜面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顶部为所述楔形斜面体的临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推顶斜面,所述第二推顶部为所述楔形斜面体的临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推顶斜面。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顶部和第二推顶部具有不同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较小的推顶部对应的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小。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球窝具有第一卡制端面,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球窝具有第二卡制端面,所述第一卡制端面与所述第二卡制端面的渐縮度不一致;所述渐縮度较大的推顶部对应的转向球所获得的运动容许度小。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制端面为垂直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芭蕉丰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