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运行控制,具体涉及机器人避障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避障技术是指让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自动识别和规避障碍物,确保安全到达目的地,常见的避障技术包括使用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来检测周围环境,然后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动作调整;现代机器人通常会结合多种传感器以及算法来实现避障功能,比如利用激光雷达进行环境扫描、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识别等,这些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地避开障碍物,从而完成各种任务,如自主导航、环境清扫等。
2、但是,现有的机器人避障方案在实施时,基于机器人的实际运行成本以及设计成本考虑,一般只是通过单一的识别避障方案来对机器人的移动进行监测控制,存在不能从多维度自适应的主动控制图像识别避障方案来配合检测传感器识别避障方案实施,导致机器人避障方案在实施时识别避障方案自主调整的灵活性不佳以及可靠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机器人避障方法及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方案中不能从多维度自适应的
...【技术保护点】
1.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的获取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检测结果中包含无障碍物或者存在障碍物;第二区域检测结果中包含无障碍物或者存在障碍物;检测处理数据包含检测传感器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区域识别维度的可靠性分析时,获取区域检测集中的第一区域检测结果和第二区域检测结果并分别遍历分析,得到包含指令数值为0、1或2的移动区域检测分析结果;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的获取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检测结果中包含无障碍物或者存在障碍物;第二区域检测结果中包含无障碍物或者存在障碍物;检测处理数据包含检测传感器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区域识别维度的可靠性分析时,获取区域检测集中的第一区域检测结果和第二区域检测结果并分别遍历分析,得到包含指令数值为0、1或2的移动区域检测分析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区域检测结果和第二区域检测结果中均无障碍物,则生成通行顺畅指令并将其关联的指令数值设置为0,同时根据通行顺畅指令维持机器人现有的移动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实施检测传感器检测识别方案或者图像识别方案时,对第二区域检测结果或者第一区域检测结果中的障碍物类型进行传感器识别分析,若障碍物类型为可确定类型,则生成检测维持指令并维持现有的检测传感器识别避障方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