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57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出水开关,是在外管内设有出水控制本体,在出水控制本体的中间垂直穿设一柱塞孔,对应出水控制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螺合一喷头以及一接头,藉由喷头以及接头固定外管定位,又在出水控制本体穿置一按钮组件,其在该柱塞孔穿置一柱塞,该柱塞在上、下位置各设有后密封环以及前密封环,在按钮组件与出水控制本体之间设有复位功能的顶撑弹簧,又在按钮组件顶端设有凸出外管的按键;藉由按压按键的动作,能驱动柱塞开启,令接头引入的水源能够由前端的喷头朝外喷出,以精简且体积小的构造提供使用者方便的出水开关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按压的方式控制出水的出水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水开关是在握柄的后端连接水源,并藉由握柄周围压板的杠杆构造将开 关压入,如此压入开关达到开启喷水的效果,当不需要出水时则放松压板,此时开关上弹即 能关闭出水。 前述现有的出水开关虽能达到控制出水的效果,但由于周围设有压板的构造,因 此整体的长度较长而不能够一手掌握,而压板一端翘起的设计也让手掌较小的使用者不易 使用,如此使得出水开关的使用不够顺手。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出水开关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出水开关,实属当 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出水开关多半以杠杆压钮的手段控制出水,因此造成体积较长以及使用不容易掌握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出水开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构造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水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外管,具有前、后两端的管体,并且在周面的顶侧穿设一按键孔;  一出水控制本体,设置于该外管内,在该出水控制本体的前端及后端分别形成一前螺管及一后螺管,对应该按键孔的位置,在该出水控制本体垂直穿设一柱塞孔,该柱塞孔的底端是封闭端,在该前螺管与该柱塞孔中间的前侧之间穿设一前孔,又在该后螺管底侧与该柱塞孔底端的后侧之间穿设一后孔,在该柱塞孔的顶部扩大形成一容室,在该容室底侧的周围形成一抵靠面;  一喷头,螺合于该前螺管,并且以周围的后缘固定于该外管的前端缘定位;  一接头,螺合于该后螺管,并且以周围的前面固定于该外管的后端缘定位;以及  一按钮组件,其穿置于该按...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出水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管,具有前、后两端的管体,并且在周面的顶侧穿设一按键孔;一出水控制本体,设置于该外管内,在该出水控制本体的前端及后端分别形成一前螺管及一后螺管,对应该按键孔的位置,在该出水控制本体垂直穿设一柱塞孔,该柱塞孔的底端是封闭端,在该前螺管与该柱塞孔中间的前侧之间穿设一前孔,又在该后螺管底侧与该柱塞孔底端的后侧之间穿设一后孔,在该柱塞孔的顶部扩大形成一容室,在该容室底侧的周围形成一抵靠面;一喷头,螺合于该前螺管,并且以周围的后缘固定于该外管的前端缘定位;一接头,螺合于该后螺管,并且以周围的前面固定于该外管的后端缘定位;以及一按钮组件,其穿置于该按键孔与该柱塞孔之间,该按钮组件在该柱塞孔穿置一柱塞,该柱塞在前孔与后孔之间的底端部分嵌套一前密封环,又在位于该容室的顶端部分嵌套一后密封环,该柱塞在前密封环与后密封环之间的部分形成一颈部,在该柱塞上方的周围设有一外盘,在该外盘与该抵靠面之间设有一顶撑弹簧,又在该按钮组件的顶端设有一穿出该按键孔的按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喷头设有一头管,在该头 管后端部的内周面螺锁固设一螺合环,以该螺合环螺合于所述的前螺管,并以该螺合环周 围的后缘抵靠于所述外管的前端缘定位,在该螺合环前端面的周围抵靠设有一密封垫圈,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进吉
申请(专利权)人:胜泰卫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