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79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包括车梁管、中管、后货架、后平叉支架、转轴五通、电池盒和减震器;中管的前侧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器的控制器盒,车梁管的后端与控制器盒连接,车梁管的前端安装有头管;后货架安装在中管的后侧,电池盒为L型结构,L型电池盒安装在中管的后侧,其水平段水平设置在后货架上方,其竖直段靠近中管、且向下延伸;转轴五通安装在控制器盒的下侧,后平叉支架的前端与转轴五通连接;减震器为两个,两个减震器均安装在电池盒与后平叉支架之间、且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本申请通过设置两个减震器,两个减震器均安装在后平叉支架与电池盒之间,两个减震器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架,具体涉及一种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拥堵,电动自行车因其小型轻便、方便骑行,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然而,也正是因为电动自行车整体体积较小,导致电池组及电控系统的安装位置有限,整体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减震效果较好。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包括车梁管、中管、后货架、后平叉支架、转轴五通、电池盒和减震器;所述中管的前侧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器的控制器盒,所述车梁管的后端与所述控制器盒连接,所述车梁管的前端安装有头管;所述后货架安装在所述中管的后侧,所述电池盒为l型结构,l型电池盒安装在所述中管的后侧,其水平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后货架上方,其竖直段靠近所述中管、且向下延伸;所述转轴五通安装在所述控制器盒的下侧,所述后平叉支架的前端与所述转轴五通连接;所述减震器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器均安装在所述电池盒与所述后平叉支架之间、且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

4、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中管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后货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内形成一支撑空间,所述电池盒的竖直段位于所述支撑空间内。

5、进一步,所述电池盒的充电口和放电口均设置在所述中管前上方。

6、进一步,所述充电口和所述放电口分别位于所述中管的左右两侧。

7、进一步,所述后平叉支架的后端上侧设有向其后上方延伸的抬高结构,所述减震器倾斜安装,其上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下端与所述抬高结构连接。

8、进一步,所述后货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9、进一步,所述车梁管包括第一车梁管和第二车梁管,所述第一车梁管的后端通过自锁折叠器与所述第二车梁管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车梁管的前端与所述头管连接,所述第二车梁管的后端与所述控制器盒连接。

10、进一步,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梁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管连接。

1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梁管、中管、后货架、后平叉支架、转轴五通、电池盒和减震器;所述中管的前侧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器的控制器盒,所述车梁管的后端与所述控制器盒连接,所述车梁管的前端安装有头管;所述后货架安装在所述中管的后侧,所述电池盒为L型结构,L型电池盒安装在所述中管的后侧,其水平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后货架上方,其竖直段靠近所述中管、且向下延伸;所述转轴五通安装在所述控制器盒的下侧,所述后平叉支架的前端与所述转轴五通连接;所述减震器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器均安装在所述电池盒与所述后平叉支架之间、且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中管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后货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内形成一支撑空间,所述电池盒的竖直段位于所述支撑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充电口和放电口均设置在所述中管前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和所述放电口分别位于所述中管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支架的后端上侧设有向其后上方延伸的抬高结构,所述减震器倾斜安装,其上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下端与所述抬高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货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管包括第一车梁管和第二车梁管,所述第一车梁管的后端通过自锁折叠器与所述第二车梁管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车梁管的前端与所述头管连接,所述第二车梁管的后端与所述控制器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梁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管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梁管、中管、后货架、后平叉支架、转轴五通、电池盒和减震器;所述中管的前侧设有用于安装控制器的控制器盒,所述车梁管的后端与所述控制器盒连接,所述车梁管的前端安装有头管;所述后货架安装在所述中管的后侧,所述电池盒为l型结构,l型电池盒安装在所述中管的后侧,其水平段水平设置在所述后货架上方,其竖直段靠近所述中管、且向下延伸;所述转轴五通安装在所述控制器盒的下侧,所述后平叉支架的前端与所述转轴五通连接;所述减震器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器均安装在所述电池盒与所述后平叉支架之间、且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中管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后货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内形成一支撑空间,所述电池盒的竖直段位于所述支撑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双减震折叠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钟
申请(专利权)人:宝力能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