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幕墙组件及光伏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72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幕墙组件及光伏幕墙系统,用于建筑物。该光伏幕墙组件包括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三者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第二方向两端对齐;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分别为A、B、C,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二方向的尺寸相等;其中,A+C≤(40%~65%)H,A+B+C<H,H为建筑物的层高;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为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建筑物上用于安装光伏幕墙组件的墙面的宽度方向。本申请可提高光伏幕墙组件的材料利用率和制作效率,降低光伏幕墙组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光伏幕墙组件及光伏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光伏幕墙是将太阳能电池与各类普通建筑玻璃结合支撑可以发电的建筑材料,产品包括各种晶体硅和非晶硅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晶体硅与非晶硅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等,不仅可以保持建筑原有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美观需求,而且还能提供电能,供建筑自身使用,形成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itaics,bipv)。

2、相关技术中,光伏幕墙组件的尺寸,都是建筑设计师根据不同建筑的层高和房间跨度等建筑的模数进行个性化设计,在同一个建筑,具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光伏幕墙组件,在不同建筑上,具有不同的尺寸的光伏幕墙组件的数量更多,而且光伏幕墙组件的尺寸较大,这样增加了光伏幕墙组件的制作难度,导致光伏幕墙组件材料的利用率低,增大光伏幕墙组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幕墙组件及光伏幕墙系统,提高光伏幕墙组件的材料利用率和制作效率,降低光伏幕墙组件的生产成本。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幕墙组件,用于建筑物,包括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三者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第二方向两端对齐;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分别为a、b、c,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二方向的尺寸相等;其中,a+c≤(40%~65%)h,a+b+c<h,h为所述建筑物的层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建筑物上用于安装光伏幕墙组件的墙面的宽度方向。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a为780mm~1210mm。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b为1150mm~2320mm。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c为1150mm~1605mm。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第一间隙d,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第二间隙e,所述第一间隙d为10mm~40mm,所述第二间隙e为10mm~40mm。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均为l,l为600mm~1300mm。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均为l,l为885mm-1185mm。

9、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多个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组光伏幕墙组件用于安装于建筑物,所述多组光伏幕墙组件在所述建筑物上沿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建筑物上用于安装所述光伏幕墙组件的墙面的宽度方向。

11、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幕墙组件之间具有第三间隙f,所述第三间隙f为10mm~40mm。

1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幕墙组件之间设置有装饰线条层,所述光伏幕墙组件与所述装饰线条层之间具有第四间隙r,所述第四间隙r为10mm~40mm。

13、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幕墙组件之间具有第五间隙g,所述第五间隙g为10mm~40mm。

14、上述光伏幕墙组件及光伏幕墙系统,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对齐的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之和小于建筑物的层高h,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之和小于等于(40%~65%)h,也即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与建筑物的层高正相关,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二方向的尺寸相等。如此,一方面,可将第一至第三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建筑物层高关联起来,这样,一来可为光伏幕墙组组件的尺寸设计提供公式化指导,缩短设计所需时间;二来可使光伏幕墙组件的尺寸与建筑物的层高相适配,便于实现建筑物幕墙的模块化设计,提升建筑物上的光伏幕墙组件的尺寸统一性,从而可利于光伏幕墙组件的流水线制作,提高光伏幕墙组件的制作效率,缩短光伏幕墙组件的交付周期,降低光伏幕墙组件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使光伏幕墙组件包括第一至第三光伏组件,也即是将光伏幕墙组件的光伏组件分体化设计,这样可减小第一至第三光伏组件的尺寸,使得第一至第三光伏组件的部件可从同一原材料裁切得到,进而提高制作光伏组件的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光伏幕墙组件的制作成本;另外,将光伏幕墙组件的光伏组件分体化设计,减小第一至第三光伏组件的尺寸,可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本身的可靠性,有利于幕墙支撑结构的设计和降本,保证光伏幕墙组件的可靠性。综上,本申请可提高光伏幕墙组件的材料利用率和制作效率,降低光伏幕墙组件的生产成本,提高光伏幕墙组件和光伏幕墙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幕墙组件,用于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三者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第二方向两端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A为780mm~12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B为1150mm~23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C为1150mm~16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第一间隙D,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第二间隙E,所述第一间隙D为10mm~40mm,所述第二间隙E为10mm~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均为L,L为600mm~1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均为L,L为885-1185mm。

8.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光伏幕墙组件用于安装于建筑物,所述多组光伏幕墙组件在所述建筑物上沿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建筑物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建筑物上用于安装所述光伏幕墙组件的墙面的宽度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光伏幕墙组件之间具有第三间隙F,所述第三间隙F为10mm~4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光伏幕墙组件之间设置有装饰线条层,所述光伏幕墙组件与所述装饰线条层之间具有第四间隙R,第四间隙R为10mm~40mm。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幕墙组件之间具有第五间隙G,所述第五间隙G为10mm~4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幕墙组件,用于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和第三光伏组件,三者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第二方向两端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a为780mm~12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b为1150mm~23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c为1150mm~16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第一间隙d,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之间存在第二间隙e,所述第一间隙d为10mm~40mm,所述第二间隙e为10mm~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三光伏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均为l,l为600mm~1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美李程焕茅静蒋阿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