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62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将双马树脂和潜伏性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封装进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中,获得核壳纳米纤维;将核壳纳米纤维沉积到碳纤维织物表面;将沉积有核壳纳米纤维的碳纤维织物制备成预浸料,采用模压工艺成型或热压罐工艺成型,获得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制备方法提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双马树脂体系固化温度高时容易使核壳纳米纤维内愈合体系造成分解,核壳纳米纤维自愈合中双组份愈合体系中实际愈合反应中固化剂与树脂配比不能控制以及其固化剂封装量少,愈合次数受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用量逐年提高。其中,采用的树脂基体有环氧树脂、双马树脂、氰酸酯树脂等,其中,双马树脂具有耐高温、耐湿热、抗辐射等有益性能,在耐高温复合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cfrp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产生微裂纹甚至分层,大部分情况并没有明显的目视可见损伤,但是内部损伤的存在会造成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损失很大,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安全使用的隐患。

2、双马树脂体系固化温度高时容易使核壳纳米纤维内愈合体系造成分解,核壳纳米纤维自愈合中双组份愈合体系中实际愈合反应中固化剂与树脂配比不能控制以及其固化剂封装量少,愈合次数受限等问题;双马体系韧性差。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潜伏性固化剂为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马树脂与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的质量比为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潜伏性固化剂为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马树脂与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的质量比为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织物80-200份和核壳纳米纤维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纳米纤维增韧自愈合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核壳纳米纤维直径为300-12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萍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