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13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前侧壁上卡接安装有用于吸音的吸音模块,所述框架的前侧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限制吸音模块晃动的盖板,所述框架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吸音模块进行振动击打的振动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吸音棉对噪音进行吸收,当吸音棉内部被施工产生的灰尘堵塞后,通过设置的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偏心轮在转轴的转动下对吸音模块进行周期性的敲击,通过这种周期性的敲击对吸音模块内部积存的灰尘进行驱赶,达到除尘的效果,使得附着在吸音模块上的灰尘被击落下来,避免灰尘堵塞吸音海绵内部的细小孔洞,降低吸音海绵的降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吸收噪音的装置大多都是吸音屏,这种装置虽然有隔音功能,但只有吸音板结构进行降噪,成本较高,不易拆卸,并且需要混凝土固定底座,使得再次利用的成本增加。

2、公告号为cn2133906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涉及建筑施工
包括支撑柱、安装槽、吸音板、安装块、固定板、插条、卡槽、橡胶层、吸音海绵、挡雨平台和防水层。

3、现有技术中的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可以对建筑工地中的噪声进行吸收,减少噪音污染,但是在建筑工地中的灰尘较大,容易将吸音海绵内部的细小孔洞填满,降低吸音海绵的降噪能力,使得吸音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

4、为此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前侧壁上卡接安装有用于吸音的吸音模块,所述框架的前侧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限制吸音模块晃动的盖板,所述框架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吸音模块进行振动击打的振动组件。

4、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前侧壁上阵列设置有七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间距与吸音模块匹配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与框架的前侧壁相匹配设置,所述盖板主体的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与位置与第一安装槽相匹配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安装座,所述电机和安装座数量为两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每六个为一组且每组偏心轮均与吸音模块相匹配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模块包括框体和弹片,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槽匹配设置,所述框体的内部放置有吸音棉,所述框体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外框,所述框体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后通槽,所述后通槽的两侧开设有十二组滑槽,所述弹片数量为六组,所述弹片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扣,所述弹片滑动安装于滑槽上。

8、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棉的前侧壁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圆弧凹面。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吸音棉对噪音进行吸收,当吸音棉内部被施工产生的灰尘堵塞后,通过设置的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偏心轮在转轴的转动下对吸音模块进行周期性的敲击,通过这种周期性的敲击对吸音模块内部积存的灰尘进行驱赶,达到除尘的效果,使得附着在吸音模块上的灰尘被击落下来,避免灰尘堵塞吸音海绵内部的细小孔洞,降低吸音海绵的降噪能力,通过设置的滑槽、后通槽、弹片和滑扣的配合,使得弹片在振动组件的击打下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在吸音模块的不断的击打下,弹片不断的向吸音棉的后侧进行振动,使得吸音棉内部的灰尘向外喷出,达到除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前侧壁上卡接安装有用于吸音的吸音模块(4),所述框架(1)的前侧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限制吸音模块(4)晃动的盖板(2),所述框架(1)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吸音模块(4)进行振动击打的振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框架主体(11),所述框架主体(11)的前侧壁上阵列设置有七组第一安装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间距与吸音模块(4)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包括盖板主体(21),所述盖板主体(21)与框架(1)的前侧壁相匹配设置,所述盖板主体(21)的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形状与位置与第一安装槽(12)相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安装座(32),所述电机(31)和安装座(32)数量为两组,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3),所述转轴(33)的底部与安装座(32)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安装座(32)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34),所述偏心轮(34)每六个为一组且每组偏心轮(34)均与吸音模块(4)相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模块(4)包括框体(41)和弹片(47),所述框体(4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2),所述安装块(42)与第一安装槽(12)匹配设置,所述框体(41)的内部放置有吸音棉(44),所述框体(41)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外框(43),所述框体(4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后通槽(46),所述后通槽(46)的两侧开设有十二组滑槽(45),所述弹片(47)数量为六组,所述弹片(47)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扣(48),所述弹片(47)滑动安装于滑槽(4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44)的前侧壁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圆弧凹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前侧壁上卡接安装有用于吸音的吸音模块(4),所述框架(1)的前侧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限制吸音模块(4)晃动的盖板(2),所述框架(1)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吸音模块(4)进行振动击打的振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框架主体(11),所述框架主体(11)的前侧壁上阵列设置有七组第一安装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间距与吸音模块(4)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包括盖板主体(21),所述盖板主体(21)与框架(1)的前侧壁相匹配设置,所述盖板主体(21)的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形状与位置与第一安装槽(12)相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噪音污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安装座(3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伟陈少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科天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