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采集,尤其涉及一种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
技术介绍
1、数字化创新已成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孪生等创新数字化技术正不断在电气领域落地,并为整个行业带来深度赋能。
2、如今,数字孪生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和优化能力在各行各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供热系统领域,数字孪生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为供热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数字孪生是指将真实世界中物理系统的复杂模型与其数字化的虚拟表示相结合的技术。在供热系统中,数字孪生模型是对供热网络、锅炉、换热器等组件进行精确建模的数字化版本。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在供热系统的运营过程中帮助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与现场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集成,数字孪生可以监测和预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果数字孪生模型发现潜在问题或异常情况,它可以发出警报并提供优化建议,帮助运营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系统故障和能源浪费。此外,数字孪生还为供热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将数字孪生与实际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出异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采集阵列模块(2)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温感接触面(21)、隔热层(22)和温感反馈层(23);其中,所述温感接触面(21)一侧与被检测设备(1)接触进行热量传导,另一侧设置所述隔热层(22)一侧;所述隔热层(22)用于对所述温感接触面(21)传导的热量进行隔离;所述隔热层(22)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所述温感反馈层(23);所述温感反馈层(23)背离所述隔热层(22)的表面设置反馈刻度(24),所述反馈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采集阵列模块(2)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温感接触面(21)、隔热层(22)和温感反馈层(23);其中,所述温感接触面(21)一侧与被检测设备(1)接触进行热量传导,另一侧设置所述隔热层(22)一侧;所述隔热层(22)用于对所述温感接触面(21)传导的热量进行隔离;所述隔热层(22)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所述温感反馈层(23);所述温感反馈层(23)背离所述隔热层(22)的表面设置反馈刻度(24),所述反馈刻度(24)随着所述温感反馈层(23)的热胀冷缩而发生形变,以反馈所述被检测设备(1)的温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刻度(24)设置为多尖角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刻度(24)使用多尖角形形状时,以在处于对于不同方位时,被视觉采集阵列模块(3)清楚识别并根据采集的视觉形状获取位置信息;在非正对视角下,所述视觉采集阵列模块(3)所采集的反馈刻度(24)尖角长度不同,根据所述尖角长度信息,获得所述温感阵列模块(2)和实时视觉采集阵列模块(3)间的倾斜角度;对于不同型号的温感阵列模块(2),反馈刻度(24)的颜色不同,以此进行温度范围区分;其中,所述反馈刻度(24)采用喷涂标记或高精度刻蚀工艺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供热站的数字孪生模型大数据的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刻度(24)或隔热层(22)边缘设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凯,周宇,王洋,尚海军,王钰泽,史耀辉,乔磊,刘圣冠,康敬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