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02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8
本申请公开了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属于车间输送技术领域,本申请设有轨道,轨道由两列并行铁轨组成,轨道表面设有运输车,运输车头尾两端下方表面设有色彩传感器,轨道下方还设有电槽和不同种类的光源,电槽内设有稳固组件,轨道的拐角处设有转向转盘,本申请还包括上卷处和下卷处,运输车可根据光源的位置,实现自主行走,无需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和控制,本申请中的稳固组件,还解决了运输车行走时电源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彩钢卷生产完成以后,循环往复的运输控制系统,属于车间输送。


技术介绍

1、彩钢卷是一种复合材料又叫彩色涂层钢板,是用带钢在生产线上连续地经过表面脱脂·磷化等化学转涂处理后,涂上有机涂料经烘烤而制成的产品,彩钢卷在生产线包装完毕后,需要运输到指定地点存放,或者车间出口位置进行发货,通常采用叉车来回往复运输,由于彩钢卷比较沉重,体积较大,有时还会经常滚动,叉车在运输时,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器材,往往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为了增加运输效率,需要增加叉车的数量,有时叉车还需要倒着行走,这也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为此本领域的一些技术人员研发出了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在生产车间地表铺设有往复的轨道,运输轨道表面设有运输车,运输车来往于彩钢卷的上卷处和下卷处,代替了以往叉车在车间之间的来往运输,提高了彩钢卷在车间的运输效率,本专利技术还设有稳固组件,能够解决运输车移动中电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彩钢卷运输的稳定性。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包括轨道、运输车和稳固组件,轨道由两列并行铁轨组成,在轨道拐角处设有转向转盘,轨道下方还设有电槽,电槽铺设于轨道下方,电槽为圆形铜制管路,上方开有缺口,

4、还包括上卷处和下卷处,上卷处和下卷处分别位于轨道两端。

5、进一步,运输车后车轮之间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中部表面固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上方表面设有旋转轮,两者通过齿牙相互啮合,旋转轮中心固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下方固接有输电杆,输电杆下方末端固接有稳固组件,稳固组件镶嵌于电槽内,输电杆从电槽上方缺口内穿过,输电杆上还固接有控制器。

6、进一步,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移动柱,移动柱镶嵌于电槽内,移动柱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移动柱中空内还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固接于移动柱封闭端,移动柱柱壁上还设有对称镂空,镂空内设有接触块,固定杆外表面设有滑块,滑块可在固定杆上自由滑动,滑块和接触块之间连接有连杆,滑块和连杆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接触块和连杆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

7、进一步,所述移动柱中空内还设有滑杆,滑杆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固定杆伸入到滑杆中空内部,滑块和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杆封闭端还固接有往复杆,往复杆下表面固接有齿牙;

8、所述移动柱上方开口端向外还有延伸部,延伸部下方固接有支臂,支臂呈拐角形态,水平部分末端设有滚轮,水平部分中间还设有辅助齿轮,辅助齿轮外表面均匀分布有齿纹,且和往复杆表面的齿牙相互啮合,辅助齿轮和支臂之间设有轴承,辅助齿轮可以通过轴承在支臂外表面旋转。

9、进一步,所述滚轮相对于辅助齿轮一侧表面固接有驱动块,驱动块表面设有凹坑,辅助齿轮相对于滚轮一侧表面还开设有圆柱洞,圆柱洞内设有旋转杆和第二弹簧,旋转杆末端呈楔形结构。

10、进一步,每列轨道上表面分布有凹槽,凹槽内镶嵌有运输车的车轮,运输车上方表面固接有安放座,安放座内部分布有半圆形凹陷,凹陷中部表面两侧设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有两处,呈相对分布;

11、所述运输车头部还固接有超声波传感器。

12、进一步,上卷处一侧还设有上料转盘,上料转盘下方表面固接有齿牙,齿牙表面设有上料旋转轴,上料旋转轴表面分布有螺旋齿纹,正好与上料转盘下方表面的齿牙相互啮合,上料旋转轴末端固接有上料电机,上料转盘上方表面一侧还固接有上卷轨道,上卷轨道有一条,上料转盘和轨道之间设有z光源,上卷轨道首端下方设有s1光源,上卷轨道末端下方设有s2光源。

13、进一步,所述下卷处一侧还设有下料转盘,下料转盘下方表面固接有齿牙,齿牙表面设有下料旋转轴,下料旋转轴表面分布有螺旋齿纹,正好与下料转盘下方表面的齿牙相互啮合,下料旋转轴末端固接有下料电机,下料转盘上方表面一侧还固接有下卷轨道,下料转盘和轨道之间设有c光源,下卷轨道首端下方设有x1光源,下卷轨道末端下方设有x2光源。

14、进一步,所述转向转盘下方固接有转向电机,所述轨道和转向转盘之间一侧设有a1光源和a2光源,轨道和转向转盘之间另一侧设有a3光源和a4光源,转向转盘上方表面还固接有轨道,所述运输车的头部和尾部下方表面安装有色彩传感器。

15、进一步,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有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中央控制器用于接收输入部分检测的数据,并且向输出部分发送运行的指令,实现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内各部分自动化运行,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内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1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在彩钢卷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设有轨道,轨道铺设在生产车间地表面,由往复轨道组成,轨道表面镶嵌有运输车,运输车上方表面有安放座,用于放置彩钢卷,因此彩钢卷可以在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来回运输,省去了原有叉车来回往复的麻烦,提高了彩钢卷运输的效率。

18、2、本专利技术运输车头部设有超声波传感器,头部和尾部下表面设有色彩传感器,横向轨道和竖向轨道之间设有转向转盘,彩钢卷上卷处与轨道之间设有上料转盘,彩钢卷下卷处还设有下料转盘,转向转盘、上料转盘和下料转盘与轨道相交处设有不同光源,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相邻运输车之间的距离,色彩传感器用于检测运输车到达的位置,因此每辆运输车可以单独工作与运输,抛弃了原有通过一套控制系统来统筹运输车,省去了大量的计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运输车(2)和稳固组件(29),轨道(1)由两列并行铁轨组成,轨道(1)拐角处设有转向转盘(4),轨道(1)下方还设有电槽(27),电槽(27)铺设于轨道(1)下方,电槽(27)为圆形铜制管路,上方开有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输车(2)后车轮之间连接有驱动轴(26),驱动轴(26)中部表面固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上方表面设有旋转轮,两者通过齿牙相互啮合,旋转轮中心固接有伺服电机(42),伺服电机(42)下方固接有输电杆(28),输电杆(28)下方末端固接有稳固组件(29),稳固组件(29)镶嵌于电槽(27)内,输电杆(28)从电槽(27)上方缺口内穿过,输电杆(28)上还固接有控制器(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29)包括移动柱(31),移动柱(31)镶嵌于电槽(27)内,移动柱(31)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移动柱(31)中空内还固接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固接于移动柱(31)封闭端,移动柱(31)柱壁上还设有对称镂空,镂空内设有接触块(35),固定杆(32)外表面设有滑块(34),滑块(34)可在固定杆(32)上自由滑动,滑块(34)和接触块(35)之间连接有连杆,滑块(34)和连杆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36),接触块(35)和连杆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31)中空内还设有滑杆(33),滑杆(33)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固定杆(32)伸入到滑杆(33)中空内部,滑块(34)和滑杆(3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杆(33)封闭端还固接有往复杆(38),往复杆(38)下表面固接有齿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9)相对于辅助齿轮(40)一侧表面固接有驱动块(46),驱动块(46)表面设有凹坑,辅助齿轮(40)相对于滚轮(39)一侧表面还开设有圆柱洞,圆柱洞内设有旋转杆(45)和第二弹簧,旋转杆(45)末端呈楔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列轨道(1)上表面分布有凹槽,凹槽内镶嵌有运输车(2)的车轮,运输车(2)上方表面固接有安放座(3),安放座(3)内部分布有半圆形凹陷,凹陷中部表面两侧设有接近开关(30),接近开关(30)有两处,呈相对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卷处(16)一侧还设有上料转盘(10),上料转盘(10)下方表面固接有齿牙,齿牙表面设有上料旋转轴(12),上料旋转轴(12)表面分布有螺旋齿纹,正好与上料转盘(10)下方表面的齿牙相互啮合,上料旋转轴(12)末端固接有上料电机(11),上料转盘(10)上方表面一侧还固接有上卷轨道(47),上卷轨道(47)有一条,上料转盘(10)和轨道(1)之间设有Z光源(13),上卷轨道(47)首端下方设有S1光源(14),上卷轨道(47)末端下方设有S2光源(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卷处(23)一侧还设有下料转盘(17),下料转盘(17)下方表面固接有齿牙,齿牙表面设有下料旋转轴(19),下料旋转轴(19)表面分布有螺旋齿纹,正好与下料转盘(17)下方表面的齿牙相互啮合,下料旋转轴(19)末端固接有下料电机(18),下料转盘(17)上方表面一侧还固接有下卷轨道(48),下料转盘(17)和轨道(1)之间设有C光源(20),下卷轨道(48)首端下方设有X1光源(21),下卷轨道(48)末端下方设有X2光源(2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转盘(4)下方固接有转向电机(5),所述轨道(1)和转向转盘(4)之间一侧设有A1光源(6)和A2光源(7),轨道(1)和转向转盘(4)之间另一侧设有A3光源(9)和A4光源(8),转向转盘(4)上方表面还固接有轨道(1),所述运输车(2)的头部和尾部下方表面安装有色彩传感器(2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有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中央控制器用于接收输入部分检测的数据,并且向输出部分发送运行的指令,实现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内各部分自动化运行,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内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运输车(2)和稳固组件(29),轨道(1)由两列并行铁轨组成,轨道(1)拐角处设有转向转盘(4),轨道(1)下方还设有电槽(27),电槽(27)铺设于轨道(1)下方,电槽(27)为圆形铜制管路,上方开有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输车(2)后车轮之间连接有驱动轴(26),驱动轴(26)中部表面固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上方表面设有旋转轮,两者通过齿牙相互啮合,旋转轮中心固接有伺服电机(42),伺服电机(42)下方固接有输电杆(28),输电杆(28)下方末端固接有稳固组件(29),稳固组件(29)镶嵌于电槽(27)内,输电杆(28)从电槽(27)上方缺口内穿过,输电杆(28)上还固接有控制器(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29)包括移动柱(31),移动柱(31)镶嵌于电槽(27)内,移动柱(31)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移动柱(31)中空内还固接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固接于移动柱(31)封闭端,移动柱(31)柱壁上还设有对称镂空,镂空内设有接触块(35),固定杆(32)外表面设有滑块(34),滑块(34)可在固定杆(32)上自由滑动,滑块(34)和接触块(35)之间连接有连杆,滑块(34)和连杆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36),接触块(35)和连杆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31)中空内还设有滑杆(33),滑杆(33)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固定杆(32)伸入到滑杆(33)中空内部,滑块(34)和滑杆(3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杆(33)封闭端还固接有往复杆(38),往复杆(38)下表面固接有齿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9)相对于辅助齿轮(40)一侧表面固接有驱动块(46),驱动块(46)表面设有凹坑,辅助齿轮(40)相对于滚轮(39)一侧表面还开设有圆柱洞,圆柱洞内设有旋转杆(45)和第二弹簧,旋转杆(45)末端呈楔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彩钢卷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其新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精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