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84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泥岩含量;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和目标泥页岩储层的泥岩含量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中高热成熟泥页岩储层常规模式开发下的可动油含量确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特别涉及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一方面,在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中,由于岩石自身矿物组成、沉积过程条件以及埋藏热演化和成岩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原油的赋存形式多样。另一方面,不同开发方式对不同赋存形式原油的动用效果具有差异性。在可动油含量评测中,由于样品、测试方法、对原理的认识程度不同,现有方法存在组分缺失、地质条件缺失、实验室条件与地质条件不同等诸多问题,由此导致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中的可动油含量评价在机理可靠性和结果准确性上难度大。

2、现有泥页岩储层含油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体积法(或容积法),一种是热解参数s1法。前者是通过测试代表性岩石各级孔隙度的多少和含油饱和度,来计算含油量;另一种是通过岩石热解仪,把地下样品拿到地上,测试残留烃中的游离烃含量,作为地下存在压力和轻烃未散失情况下的可动油含量。

3、有专家提出了针对泥页岩储层的含油量评价方法—体积法(或容积法),通过对储层岩石样品进行溶剂抽提、核磁共振分析确定泥页岩储层的含油量。地层条件下的泥页岩储层中包括了易挥发的低碳数烃、有机质吸附烃、矿物表面吸附烃、矿物包裹烃、水溶烃等。储层岩石样品由地下取出至地表过程中由于减压导致游离轻烃挥发,基于储层岩石样品确定的含油量并没有考虑游离轻烃的损失。在实际常规开发过程中,泥页岩储层中的含n、s、o的高分子、高馏点烃多数滞留在地层中难以动用,泥页岩储层的含油量与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相差大。综上所述,现有的针对泥页岩储层的含油量评价方法无法有效确定泥页岩层的可动油含量。

4、现有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以经验参数法和模拟实验法为主。通常用储层岩石样品的热解游离烃含量s1或含油饱和度指数osi(osi等于热解游离烃含量s1除以有机碳含量toc)作为表征可动油含量的参数。然而,现有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通常是针对常规储层提出的,并不适用于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的泥页岩储层。

5、目前,尚未有针对泥页岩储层开发特别是针对中高热成熟泥页岩储层常规开发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中高热成熟泥页岩储层常规模式开发下的可动油含量确定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四个方面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4、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泥岩含量;

5、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

6、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

7、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和目标泥页岩储层的泥岩含量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

8、本专利技术中,非泥岩高孔纹层是指泥页岩段内部孔隙度大于泥岩的非泥岩夹层,其岩性通常为砂岩、碳酸盐岩等,通常由厚度不超过20cm且反复出现的小薄层组成,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孔隙通常以大颗粒支撑的粒间孔或酸性溶蚀的溶蚀孔为主,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岩性和孔隙与常规油气储层相同或类似。

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10、目标储层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泥岩含量;

11、高孔层可动油含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

12、泥岩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

13、目标储层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和目标泥页岩储层的泥岩含量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

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1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容易获取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泥岩含量和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数据实现了储层可动油含量确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中高热成熟泥页岩储层常规模式开发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成本低廉、操作高效、易于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利用下述公式确定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泥岩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纯泥页岩参考样品的可动油含量模型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型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纯泥页岩参考样品的可动油含量包括热解游离烃含量以及单位纯泥页岩参考样品的轻烃散失量和压降排烃损失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型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基于下述公式确定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地质热成熟参数基于现今埋深的计算模型包括:

13.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目标泥页岩储层中非泥岩高孔纹层的可动油含量利用下述公式确定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目标泥页岩储层的地质热成熟度参数、有机碳含量、氢指数,确定目标泥页岩储层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泥岩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纯泥页岩参考样品的可动油含量模型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泥岩的可动油含量确定模型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纯泥页岩参考样品的可动油含量包括热解游离烃含量以及单位纯泥页岩参考样品的轻烃散失量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立荣温志新陈瑞银王兆明贺正军范兴燕刘小兵余小庆肖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