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82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在回采巷道内的断面对应n层岩层厚度中心处的n个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n层顶板处的n个光纤拉变形量、不同深度煤层的n个煤体应力;在n个煤体应力中任一目标煤层的目标煤体应力大于等于煤矿工作面发生灾害的煤层临界应力时,进行灾害预警;基于任一目标层顶板处产生拉伸变形量和/或任一目标岩层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产生数据变化量时不同深度煤层的n个煤体实际应力,以及煤矿工作面发生灾害的煤层临界应力,确定是否进行灾害预警,由此,通过顶板、岩层与煤层的协同监测,有效判断煤矿工作面煤体应力的危险程度,提高煤矿工作面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尤其涉及一种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煤岩体应力是矿山、岩土、桥隧、边坡等领域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行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意义重大。准确掌握地应力和煤岩体的应力随采掘工程的动态变化过程,不但可揭示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突水、冒顶等工程灾害的发生机理,对采动区域危险性划分、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突水、冒顶等灾害的预测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

2、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应力传感器进行煤岩体应力的监测,但是受限于应力探测装备与探测原理限制,且应力传感器稳定性差、监测不灵敏的原因,不能有效支撑煤矿工作面的灾害预警,故亟需一种更可靠的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通过顶板、岩层与煤层的协同监测,有效判断煤矿工作面煤体应力的危险程度,提高煤矿工作面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煤矿工作面对应回采巷道内的断面,获取在所述断面对应n层岩层厚度中心处安装的陀螺仪监测的n个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在断面对应n层顶板处安装的分布式光纤监测到的n个光纤拉变形量、在断面对应不同深度煤层安装的一孔多点应力计监测到的n个煤体应力,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钻孔、2号钻孔需要涵盖n层顶板,所述1号钻孔与断面对应采空区顶板的破断线平行,2号钻孔垂直于n层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微变形与煤体应力协同监测的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煤矿工作面对应回采巷道内的断面,获取在所述断面对应n层岩层厚度中心处安装的陀螺仪监测的n个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在断面对应n层顶板处安装的分布式光纤监测到的n个光纤拉变形量、在断面对应不同深度煤层安装的一孔多点应力计监测到的n个煤体应力,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钻孔、2号钻孔需要涵盖n层顶板,所述1号钻孔与断面对应采空区顶板的破断线平行,2号钻孔垂直于n层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团李春元郑伟钰郑建伟张良雷国荣李正一贺小凡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