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76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包括联动机构,与左脚连杆连接的左下肢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与左手臂连杆转动连接的左上肢转轴通过与第二传动轴的连接实现转动;与右脚连杆连接的右下肢转轴通过第二驱动臂组件与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与右手臂连杆转动连接的右上肢转轴通过与第一传动轴连接实现转动;第一调节件设于左下肢转轴上,以实现第一驱动臂组件与左下肢转轴上左下肢摆杆上任一位置的连接;第二调节件设于右下肢转轴上,以实现第二驱动臂组件与右下肢转轴上右下肢摆杆上任一位置的连接;可实现上下肢转动角度比例的灵活调节,可满足不同康复治疗情况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治疗,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1、四肢联动辅助训练系统是一种通过机械结构配合实现依据人体运动学规律的上下肢联动训练的结构,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

2、相关技术中,四肢联动辅助训练系统包括联动机构及减速机构,其中上下肢根据人体对称运动的原则,将左上肢与右下肢刚性联接,右上肢与左下肢刚性联接,两部分连接件同轴安装在旋转轴上并在后端连接减速机构以实现减速。此种方式下,上下肢的转动角度完全一致,上肢转动与下肢转动幅度比例完全锁死,然而在实际的康复过程中,前期病人的下肢与上肢的转动比例并不一致,且上下肢的摆动幅度比例关系也与个人实际情况有关,上下肢转动角度不可调节以致上下肢转动角度比例锁死是不能符合实际需求的。

3、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上下肢转动角度比例可灵活调节的四肢联动辅助训练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可实现上下肢转动角度比例的灵活调节,可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肢摆杆(117)随所述左下肢转轴(102)转动且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调节件(107)伸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且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调节件(107)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槽体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肢摆杆(118)随所述右下肢转轴(115)转动且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调节件(119)伸入所述第二槽体内且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肢摆杆(117)随所述左下肢转轴(102)转动且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调节件(107)伸入所述第一槽体内且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调节件(107)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槽体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肢摆杆(118)随所述右下肢转轴(115)转动且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调节件(119)伸入所述第二槽体内且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臂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调节件(119)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槽体内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臂组件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二连杆(111)、第三连杆(112),所述第一滑动组件通过第一连杆(109)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0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臂组件包括第二滑动组件、第五连杆(120)、第六连杆(121),所述第二滑动组件通过第四连杆(114)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0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轴(110),所述第一固定轴(110)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直线轴承(105)、第二直线轴承(106),所述第一直线轴承(105)通过所述第一连杆(109)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0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伟刘斌李志强张晋烨崔东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