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弯曲组件及内窥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弯曲组件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70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申请涉及光学仪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曲组件及内窥镜,一种弯曲组件包括鞘管、温度传感器以及预紧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鞘管上,且用于跟随鞘管共同伸入体内待检查部位;所述预紧部件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所述预紧部件用于安装在操作手柄上并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体内温度时将医护人员手部与操作手柄相紧固。本申请能够在检查过程中,减小内窥镜从手中脱落的可能性,改善内窥镜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仪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曲组件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设备的出现,已逐渐消除了医疗检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障碍。光学仪器中,医疗内窥镜的使用较为普遍,如咽喉镜、胃肠镜等检查。在医生的操作下,能够更为清晰的检查出患者咽喉部、胃肠内部等组织内部情况,同时获得脏器的图像,给医生的诊断带来极大便利,同时增加诊断的准确率。

2、内窥镜通常包括操作手柄、鞘管以及检查组件,鞘管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检查组件安装在鞘管另一端,检查组件包括观察镜、超声探头以及导光窗。使用时,只需手持操作手柄,随后将鞘管设有检查组件的一端伸入患者体内待检查部位,进而通过观察镜及超声探头的共同作用,直接对检查部位进行观察,同时生成超声图像,实现整个检查过程。

3、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手持操作手柄对患者身体内部进行检查时,容易因内窥镜自身重量、医护人员手部长时间抬举、佩戴手套等因素影响,导致医护人员手部灵活性降低,进而存在操作手柄从手中脱落的可能性,对患者身体带来极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检查过程中,减小内窥镜从手中脱落的可能性,改善内窥镜使用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弯曲组件及内窥镜。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弯曲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弯曲组件,包括鞘管、温度传感器以及预紧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鞘管上,且用于跟随鞘管共同伸入体内待检查部位;所述预紧部件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所述预紧部件用于安装在操作手柄上并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体内温度时将医护人员手部与操作手柄相紧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持操作手柄,并将鞘管伸入患者体内时,鞘管上的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患者体内温度,随后能够控制预紧部件将医护人员手部与操作手柄相紧固,以将操作手柄更加稳定的固定于手部,从而在检查过程中,能够减小内窥镜整体从手中掉落的可能性,减小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改善内窥镜使用效果。

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内窥镜,包括弯曲组件,还包括操作手柄和检查组件;所述鞘管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所述检查组件包括观察镜、超声探头以及导光窗且三者安装于鞘管另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鞘管远离操作手柄的一端,所述操作手柄安装有用于佩戴在手部上的穿戴箍,所述预紧部件安装于操作手柄且用于对穿戴箍进行收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医护人员手部握持于操作手柄后,将穿戴箍佩戴于手部;随后,检查时将鞘管、检查组件以及温度传感器逐渐进入患者体内过程中,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体内温度并同时控制预紧部件动作,使得穿戴箍在已佩戴于手部的基础上,对穿戴箍进一步紧固,进一步提高操作手柄在手中的稳固性,减小内窥镜整体从手中掉落的可能性,改善使用效果,提高内窥镜使用时的安全性。

8、可选的,所述穿戴箍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连接扣,所述第一带体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所述连接扣连接于第一带体另一端;所述第二带体一端滑移连接于操作手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扣;所述预紧部件设置为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固定于操作手柄,所述电动伸缩柱的活动端连接于第二带体。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手部握持于操作手柄后,将第二带体扣接于连接扣,进而将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连接,使得穿戴箍佩戴于手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体内温度时,会控制电动伸缩柱动作,使得电动伸缩柱会拉拽第二带体,使得穿戴箍在已佩戴于手部的基础上,对穿戴箍进一步紧固,进一步提高操作手柄在手中的稳固性。

10、可选的,所述连接扣包括连接环和弹性棘爪,所述连接环固定于第一带体,所述弹性棘爪安装于连接环内侧;所述第二带体成型有卡接齿条,所述卡接齿条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带体用于穿入连接环内,并使弹性棘爪卡接于卡接齿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手部握持于操作手柄后,使手部位于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之间,随后将第二带体穿设于连接环,使得弹性棘爪自动卡接于第二带体上的卡接齿条,实现将穿戴箍佩戴的手部的目的;并且,能够根据医护人员手部大小,调节第二带体穿过连接环的长度,使弹性棘爪卡接于卡接齿条的不同位置,进而增加穿戴箍佩戴时的适应范围。

12、可选的,内窥镜的接电线路包括常开线路,所述常开线路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嵌设于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导线连接于弹性棘爪,所述第二导线嵌设于第二带体,所述弹性棘爪卡接于卡接齿条时还与第二导线相接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需将第二带体穿设于连接环,并使弹性棘爪卡接于卡接齿条时,使弹性棘爪与第二导线连接,进而实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相互连接的目的,随后才可将内窥镜开启并进行后续的检查工作;从而需确保穿戴箍佩戴于手部时,才可将内窥镜正常开启,使得将操作手柄佩戴稳固作为内窥镜使用前的必要条件,使两步骤相互关联,进一步提高内窥镜使用时的安全性,减小操作过程中内窥镜从手中掉落的可能性;另外,检查时第二带体受到预紧部件进一步牵引,此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弹性棘爪与卡接齿条之间的卡紧效果,进一步提高弹性棘爪与第二导线之间的接触稳固性,确保内窥镜使用时的稳定性。

14、可选的,内窥镜的接电线路还包括常闭线路和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和常闭线路均安装于操作手柄,所述切换开关用于连接常闭线路或常开线路以对内窥镜的接电模式进行切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切换开关即可对内窥镜的接电线路进行选择,使得接电触头连接于常开线路(此时为安全模式)或常闭线路(此时为快速模式),实现内窥镜使用模式的切换,提高内窥镜使用效果及适应性。

16、可选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第二带体的滑移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带体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滑移连接于滑移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紧部件牵引第二带体移动过程中,第二带体上的限位部会在滑移槽内同步滑移,以对第二带体的滑移距离进行限制;使得预紧部件牵引穿戴箍收缩时,能够在确保对手部具有较佳紧固效果的同时,减小手部的痛感,从而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操作手柄外壁开设有多个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沿操作手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气流通道环绕操作手柄分布设置,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用于向气流通道内送风。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手握操作手柄并对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能够通过送风组件向气流通道内吹风,使得气流通道内的气流能够对医护人员手心部位进行散热,减小医护人员手心内因产生汗液导致操作手柄在手中滑动的可能性,进一步改善操作手柄握持于手中时的稳固性。

20、可选的,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移动环以及气管,所述移动环套设并滑移连接于操作手柄,所述移动环设置有用于将自身锁定于所在位置的锁定件;所述移动环内部中空且中空区域设置为气流腔;所述移动环内壁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1)、温度传感器(2)以及预紧部件(3);所述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鞘管(1)上,且用于跟随鞘管(1)共同伸入体内待检查部位;所述预紧部件(3)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2),所述预紧部件(3)用于安装在操作手柄(4)上并在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体内温度时将医护人员手部与操作手柄(4)相紧固。

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组件,还包括操作手柄(4)和检查组件(5);所述鞘管(1)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4),所述检查组件(5)包括观察镜(51)、超声探头(52)以及导光窗(53)且三者安装于鞘管(1)另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2)安装于鞘管(1)远离操作手柄(4)的一端,所述操作手柄(4)安装有用于佩戴在手部上的穿戴箍(6),所述预紧部件(3)安装于操作手柄(4)且用于对穿戴箍(6)进行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箍(6)包括第一带体(61)、第二带体(62)以及连接扣(63),所述第一带体(61)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4),所述连接扣(63)连接于第一带体(61)另一端;所述第二带体(62)一端滑移连接于操作手柄(4),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扣(63);所述预紧部件(3)设置为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固定于操作手柄(4),所述电动伸缩柱的活动端连接于第二带体(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63)包括连接环(631)和弹性棘爪(632),所述连接环(631)固定于第一带体(61),所述弹性棘爪(632)安装于连接环(631)内侧;所述第二带体(62)成型有卡接齿条(621),所述卡接齿条(621)沿第二带体(62)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带体(62)用于穿入连接环(631)内,并使弹性棘爪(632)卡接于卡接齿条(6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内窥镜的接电线路包括常开线路(7),所述常开线路(7)包括第一导线(71)和第二导线(72),所述第一导线(71)嵌设于第一带体(61),所述第一导线(71)连接于弹性棘爪(632),所述第二导线(72)嵌设于第二带体(62),所述弹性棘爪(632)卡接于卡接齿条(621)时还与第二导线(72)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内窥镜的接电线路还包括常闭线路和切换开关(8),所述切换开关(8)和常闭线路均安装于操作手柄(4),所述切换开关(8)用于连接常闭线路或常开线路(7)以对内窥镜的接电模式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4)设置有滑移槽(41),所述滑移槽(41)沿第二带体(62)的滑移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带体(62)设置有限位部(622),所述限位部(622)滑移连接于滑移槽(41)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4)外壁开设有多个气流通道(42),所述气流通道(42)沿操作手柄(4)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气流通道(42)环绕操作手柄(4)分布设置,所述操作手柄(4)设置有送风组件(9),所述送风组件(9)用于向气流通道(42)内送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9)包括移动环(91)以及气管(92),所述移动环(91)套设并滑移连接于操作手柄(4),所述移动环(91)设置有用于将自身锁定于所在位置的锁定件;所述移动环(91)内部中空且中空区域设置为气流腔(911);所述移动环(91)内壁开设有多个出气孔(912),所述出气孔(912)连通于气流腔(911)且朝向气流通道(42)开口设置;所述气管(92)一端连通于气流腔(911),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气泵连接;所述第一带体(61)远离连接扣(63)的一端固定于移动环(9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4)外壁开设有沿移动环(91)移动方向延伸的调节槽(43),所述锁定件包括调节螺母(913)和调节螺杆(914),所述调节螺杆(914)固定于调节槽(43)内壁且沿调节槽(43)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调节螺母(913)转动连接于移动环(91),所述调节螺母(913)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9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1)、温度传感器(2)以及预紧部件(3);所述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鞘管(1)上,且用于跟随鞘管(1)共同伸入体内待检查部位;所述预紧部件(3)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2),所述预紧部件(3)用于安装在操作手柄(4)上并在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体内温度时将医护人员手部与操作手柄(4)相紧固。

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组件,还包括操作手柄(4)和检查组件(5);所述鞘管(1)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4),所述检查组件(5)包括观察镜(51)、超声探头(52)以及导光窗(53)且三者安装于鞘管(1)另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2)安装于鞘管(1)远离操作手柄(4)的一端,所述操作手柄(4)安装有用于佩戴在手部上的穿戴箍(6),所述预紧部件(3)安装于操作手柄(4)且用于对穿戴箍(6)进行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箍(6)包括第一带体(61)、第二带体(62)以及连接扣(63),所述第一带体(61)一端连接于操作手柄(4),所述连接扣(63)连接于第一带体(61)另一端;所述第二带体(62)一端滑移连接于操作手柄(4),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扣(63);所述预紧部件(3)设置为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固定于操作手柄(4),所述电动伸缩柱的活动端连接于第二带体(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63)包括连接环(631)和弹性棘爪(632),所述连接环(631)固定于第一带体(61),所述弹性棘爪(632)安装于连接环(631)内侧;所述第二带体(62)成型有卡接齿条(621),所述卡接齿条(621)沿第二带体(62)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带体(62)用于穿入连接环(631)内,并使弹性棘爪(632)卡接于卡接齿条(6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内窥镜的接电线路包括常开线路(7),所述常开线路(7)包括第一导线(71)和第二导线(72),所述第一导线(71)嵌设于第一带体(61),所述第一导线(71)连接于弹性棘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荣徐永斌华春雷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鑫泽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