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生产L-氨基酸的大肠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生产L-氨基酸的大肠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65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L‑氨基酸的大肠杆菌突变株或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生产L‑氨基酸的大肠杆菌突变株或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L‑氨基酸的大肠杆菌突变株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发挥出与亲本菌株相比提高的L‑色氨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L‑谷氨酰胺、L‑赖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L‑丝氨酸、L‑瓜氨酸之类的L‑氨基酸的生产能力,可以以高收率生产高浓度的L‑氨基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大肠杆菌突变株或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及利用其的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l-色氨酸(l-tryptophan)作为必需氨基酸中的一种,是生物体内聚合蛋白质或者合成烟酰胺等维生素所必需的氨基酸,广泛用作氨基酸类强化剂、饲料添加剂、输液剂等医药原料及保健食品原料。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作为必需氨基酸中的一种,在生物体内用作作为非必需氨基酸的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作为皮肤色素的黑色素等的前体,广泛用作食品、化妆品、医药原料等。除此以外,l-酪氨酸、l-谷氨酰胺、l-赖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l-丝氨酸、l-瓜氨酸等各种l-氨基酸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品等各种领域。

2、这样的l-氨基酸利用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微生物菌株或者以提高该菌株的l-氨基酸生产能力的方式转变的突变株,通过发酵法进行工业生产。作为突变株,使用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菌株(auxotroph)或调节位点突变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重组技术急速发展,代谢过程和其调控机制得到详细地查明,许多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开发出优异的重组菌株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在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时,可以通过增加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的酶的活性,或者抑制所生产的l-氨基酸的反馈来提高氨基酸生产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控氨基酸排出基因的表达来改善氨基酸生产能力。在美国授权专利第5972663号中,记载了人为地使大肠杆菌等各种菌株的基因mex、bmr、qaca等过度表达,从而提高l-半胱氨酸、l-胱氨酸、n-乙酰丝氨酸、噻唑烷衍生物的生产能力,在欧洲授权专利第1016710号中,记载了人为地使大肠杆菌属菌株的基因yahn、yeas、yfik、ygga过度表达,从而提高l-谷氨酸、l-赖氨酸、l-苏氨酸、l-丙氨酸、l-组氨酸、l-脯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的生产能力,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23925号中,记载了人为地使大肠杆菌属菌株的基因yddg过度表达,从而提高l-色氨酸、l-苯丙氨酸的生产能力。

4、基于这样的现有研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通过调整大肠杆菌属菌株和棒状杆菌属菌株内l-氨基酸排出基因的表达,制造了多种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生产l-氨基酸的突变株,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美国授权专利第5972663号

8、(专利文献2)欧洲授权专利第1016710号

9、(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23925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过度表达选自yicl、ydin、ydhk、aaeb、yeea、rhtc和emrd中的一种以上的基因而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突变株。

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过度表达选自yicl、ydin、ydhk、aaeb、yeea、rhtc和emrd中的一种以上的基因而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突变株。

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上述突变株的步骤;以及从上述突变株或者培养基中回收l-氨基酸的步骤的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5、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的生产l-氨基酸的突变株,可以是过度表达选自yicl、ydin、ydhk、aaeb、yeea、rhtc和emrd中的一种以上的基因而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大肠杆菌突变株或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

6、作为现有技术,曾经通过以过度表达大肠杆菌属突变株的氨基酸排出基因yddg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作为芳香族氨基酸的l-色氨酸和l-苯丙氨酸的生产。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尝试确认了上述基因yddg对l-氨基酸的生产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确认了l-色氨酸和l-苯丙氨酸仍然在去除了基因yddg的菌株中进行表达(参考实验例1)。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认识到除了基因yddg以外,还有其它基因参与氨基酸生产,因此筛选出新型氨基酸排出基因,制造了优异的l-色氨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l-谷氨酰胺、l-赖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l-丝氨酸、l-瓜氨酸等l-氨基酸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生产l-氨基酸的突变株。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作为与氨基酸排出有关的基因,可以是由seq id no:1至7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具体而言,可以是由seq id no:1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yicl、由seq id no:2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ydin、由seq id no:3或seq id no:37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ydhk、由seq id no:4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aaeb、由seq id no:5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yeea、由seq id no:6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rhtc、由seq id no:7或seq id no:39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基因emrd。

8、另外,作为上述与氨基酸排出有关的基因,可以是编码由seq id no:8至14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具体而言,可以是由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yicl蛋白质、由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ydin蛋白质、由seq id no:10或seq id no:38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ydhk蛋白质、由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aaeb蛋白质、由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yeea蛋白质、由seq id no:13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rhtc蛋白质、由seq id no:14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emrd蛋白质。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突变株可以选择大肠杆菌属菌株(escheric hia sp.)或棒状杆菌属菌株(corynebacterium sp.)作为亲本菌株(parent strain)。

10、大肠杆菌属菌株广泛用于l-谷氨酸、l-赖氨酸、l-苏氨酸、l-半胱氨酸等各种l-氨基酸的生产,特别是,已知其l-色氨酸生产率高。作为上述亲本菌株,优选为容易获得且便利性良好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1、棒状杆菌属菌株具有l-谷氨酸、l-赖氨酸等l-氨基酸的生产率高而副产物生成少的优点,即使在缺氧或糖耗尽等极限环境下,也可以稳定地生产氨基酸。作为上述亲本菌株,优选为主要用于生产氨基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12、这样的亲本菌株可以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野生型(wild type)菌株、或者野生型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突变株,是过度表达选自ydiN、ydhK、aaeB、yeeA、rhtC和emrD中的一种以上的基因而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突变株,所述突变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株,其中,所述ydiN由SEQ ID NO:2的碱基序列组成,ydhK由SEQ ID NO:3或SEQ ID NO:37的碱基序列组成,aaeB由SEQ ID NO:4的碱基序列组成,yeeA由SEQ ID NO:5的碱基序列组成,rhtC由SEQ ID NO:6的碱基序列组成,emrD由SEQ IDNO:7或SEQ ID NO:39的碱基序列组成。

3.一种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变株,是过度表达选自ydin、ydhk、aaeb、yeea、rhtc和emrd中的一种以上的基因而l-氨基酸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突变株,所述突变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株,其中,所述ydin由seq id no:2的碱基序列组成,ydhk由seq 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熙金玄浩金贤英曹永一金容秀杨澈敏申沅株
申请(专利权)人:大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