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56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该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具有:导体、被覆所述导体的周围的第1电介质、被覆所述第1电介质的周围的外部导体、被覆所述外部导体的周围的由传输损失比所述第1电介质高的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以及包覆所述第2电介质的周围的屏蔽物,所述第1电介质包含聚乙烯或氟树脂,所述第2电介质由相对介电常数的1/2次方和介电损耗角正切之积比所述第1电介质大的材料形成,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是将1根所述导体作为芯线的单芯同轴电缆,在所述导体和所述外部导体中流通相互反相位的电流,利用所述导体与所述外部导体的电位差来传输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多芯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


技术介绍

1、以往,已知用绝缘体被覆传输差分信号的一对导线而成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通过使相互反相位的电流流通于一对导线来传输差分信号。

2、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中,使用2层屏蔽物,通过使内侧屏蔽物不与任何物质电连接的状态下将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从而能够不增加差分信号的传输损失而减少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对内延迟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140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信息处理装置等的小型高密度化,期望更加小直径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直径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具有多个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多芯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其具有:导体、被覆所述导体的周围的第1电介质、被覆所述第1电介质的周围的外部导体、被覆所述外部导体的周围且由传输损失比所述第1电介质高的材料形成的第2电介质以及包覆所述第2电介质的周围的屏蔽物。

6、专利技术的效果

7、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小直径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以及具有多个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多芯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第2电介质的厚度按照下述方式设定:将差分信号的特性阻抗设为Rd,使由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第2电介质及所述屏蔽物形成的同轴线路的特性阻抗为Rd×0.25以下、或Rd×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外部导体为镀覆在所述第1电介质的表面的铜箔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外部导体的外侧表面被粗糙面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导体与差分基板的p电极连接,所述外部导体与所述差分基板的n电极连接,所述屏蔽物与所述差分基板的接地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第2电介质的厚度按照下述方式设定:将差分信号的特性阻抗设为rd,使由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第2电介质及所述屏蔽物形成的同轴线路的特性阻抗为rd×0.25以下、或rd×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单芯同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弘杉山刚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