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29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注射器针头,包括针头机构及限位套机构;针头机构包括针座;针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相同的卡条;限位套机构套设于针头机构的外侧壁;限位套机构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相同的第一过孔;卡条的中下部通过第一过孔贯穿于限位套机构。本技术的注射器针头,使用过程中易操作,不仅改善了药物的利用率,同时也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头的,特别是注射器针头


技术介绍

1、眼底疾病正日趋成为中、老年人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失明的主要眼部疾病,而通过传统的药物治疗(如:口服药物、滴眼液)很难将药物递送到眼后段靶点组织,因此开发有效的眼部药物递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玻璃体腔注射给药、视网膜下腔注射给药和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是治疗眼底疾病的三种主要给药途经。

3、其中,在眼科基因治疗产品的给药途径中,玻璃体腔注射给药由于受视网膜内界膜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药物渗透到病变部位,从而降低药物的生物活性,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研究已证明进行玻璃体腔注射给药可导致明显的眼内炎症反应,由于这些潜在风险,玻璃体腔注射给药途径目前不被推荐应用。

4、视网膜下腔注射给药由于它可以直接将药物递送到病变部位,被认为是一种合理可行的眼部给药途径。但是,它注射前必须先进行眼内玻璃体切除术,此手术对眼内组织会有一定的损伤,如易损伤晶状体、产生白内障等;而且视网膜下腔注射给药操作难度高,易导致眼组织损害,如视网膜损伤、出血、黄斑裂孔。此外,还需注射一定体积的液体,导致人为的局部视网膜脱离,如果脱离的视网膜不能很快复位,可使脱离处的视网膜细胞产生变性,从而影响视功能。此外,这种方法注射后注射液不会在视网膜下腔内扩散,通常局限于注射部位的周围区域。因此,视网膜下腔注射对需要靶向周边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

5、然而,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微创给药途径,其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脱靶效应相关的风险,安全性较强,且生物利用度较高。

6、但在使用普通眼科注射器针头进行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时,一方面由于针头不具备限位套装置,针管较长,使用过程中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现有的针头总斜面的长度较长,无法使目标药物完全递送到脉络膜上腔,药物利用率低。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针头在套设有保护帽时,针头与注射器不便于分离,便利性不佳,无法满足临床和患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器针头,具有使用过程中易操作、药物利用率高、便利性好等特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相应针头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注射器针头,包括针头机构及限位套机构;所述针头机构包括针座;所述针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相同的卡条;所述限位套机构套设于所述针头机构的外侧壁;所述限位套机构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相同的第一过孔;所述卡条的中下部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贯穿于所述限位套机构。

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条可以为线性卡条,也可以为曲线卡条等,优选的,所述卡条采用曲线卡条,曲线卡条的中下部与所述第一过孔相配合。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针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包括第一斜面及两个相同的第二斜面;两个相同的所述第二斜面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的相对两端;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相交以形成针尖。

6、进一步的,所述针尖设置于所述针管的中轴线上,所述针管的规格为30g-33g的标准针管。

7、优选的,所述针管的规格为30g的标准针管。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沿所述针管的中轴线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与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之和为总斜面的长度,总斜面的长度为0.55-0.8mm;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1:2-3:5,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2:5-1:2。

9、优选的,总斜面的长度为0.7mm,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1:2,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也为1:2。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底部还设有第二过孔,所述针管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贯穿于所述限位套机构,实现了对伸出所述限位套机构外部的针管长度进行限制,以满足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的需求。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机构套设于所述针头机构的外侧壁时,所述针管伸出所述限位套机构的长度为700μm-1300μm。

12、优选的,所述针管伸出所述限位套机构的长度为900μm。

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可拆卸套设于所述限位套机构外侧壁的保护帽机构;所述保护帽机构内侧壁的中下部设有多个相同的限位条,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条相配合。

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条的厚度,以实现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条之间进行配合时,更方便。

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护帽机构内侧壁的中上部还设有多个相同的第一防滑条,所述保护帽机构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相同的第二防滑条;当保护帽机构套设于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时,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防滑条相抵接,实现了所述限位套机构与所述保护帽机构之间的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第一防滑条上设有弧形卡块,当所述保护帽机构套设于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时,所述弧形卡槽与所述弧形卡块相配合。

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针头机构与所述限位套机构之间为间隙配合,且所述针头机构与所述限位套机构之间通过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针头机构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限位套机构,通过对针头机构插入限位套机构内部深度的限制,以实现对针管伸出限位套机构长度的限制,进而实现了在使用注射器针头进行脉络膜上腔给药时,易操作。

20、另一方面,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下,以确保斜面部限定的开口处于脉络膜上腔,从而实现了能够把药物准确地递送到脉络膜上腔的目的,有效提升了药物利用率。

21、此外,保护帽机构内部的限位槽与贯穿于限位套机构的卡条相配合,实现了无需卸下保护帽机构即可直接把针头机构与注射器相连接的目的,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包括第一斜面及两个相同的第二斜面;两个相同的所述第二斜面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的相对两端;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相交以形成针尖,所述针尖设置于所述针管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针管的中轴线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与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之和为总斜面的长度,总斜面的长度为0.55-0.8mm;第一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1:2-3:5,第二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2: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底部还设有第二过孔,所述针管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贯穿于所述限位套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套设于所述限位套机构外侧壁的保护帽机构;所述保护帽机构内侧壁的中下部设有多个相同的限位条,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条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条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机构内侧壁的中上部还设有多个相同的第一防滑条,所述保护帽机构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相同的第二防滑条;当保护帽机构套设于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时,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防滑条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第一防滑条上设有弧形卡块,当所述保护帽机构套设于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外侧壁时,所述弧形卡槽与所述弧形卡块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规格为30G-33G的标准针管,且所述限位套机构套设于所述针头机构的外侧壁时,所述针管伸出所述限位套机构的长度为700μm-13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机构与所述限位套机构之间为间隙配合,且所述针头机构与所述限位套机构之间通过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针座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设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包括第一斜面及两个相同的第二斜面;两个相同的所述第二斜面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的相对两端;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相交以形成针尖,所述针尖设置于所述针管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针管的中轴线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与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之和为总斜面的长度,总斜面的长度为0.55-0.8mm;第一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1:2-3:5,第二斜面的长度与总斜面的长度的比值为2: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机构的底部还设有第二过孔,所述针管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贯穿于所述限位套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套设于所述限位套机构外侧壁的保护帽机构;所述保护帽机构内侧壁的中下部设有多个相同的限位条,相邻两个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东赵春林张含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