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29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技术涉及鼠类开胸实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包括架体、旋转机构与挂钩组件,旋转机构设于架体的一侧,包括转动齿轮、连杆机构与传动轮,转动齿轮活动连接于齿轮转动轴上,传动轮通过连杆机构与转动齿轮进行连接;挂钩组件包括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均设于架体的一端,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钝性卡钳部,第二挂钩的卡钳部的尺寸大于第一挂钩的卡钳部,第二挂钩与传动轮同轴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通过调节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间的距离,不需要扩大术口,降低了对动物身体的损害,同时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增加了手术的流畅性与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鼠类开胸实验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


技术介绍

1、临床上,开胸手术是剖胸探查术、胸腔镜微创手术、肺癌手术、肺部手术、食管手术等胸部手术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需要进入胸腔内部进行手术,开胸手术一般属于三或四级手术,在综合医院中也属于相对较大的手术,除了对人体进行的开胸手术外,在实验中,尤其是心内科的相关实验中,常常会对小鼠进行开胸手术,以构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主动脉狭窄模型等。

2、上述造模难度大,需用到专业的手术器械,目前主流的方法是人工利用开胸器辅助操作,人工拉钩的缺点在于稳定性差且需要助手辅助操作,而市面上现有的鼠类开胸器存在许多操作性上的问题,比如开胸器置入较困难,如果手术开口小,将导致开胸器的两挂钩合难以置入、而且开胸器的前端卡钳部为成排的凸出钉,在置入或者撑开胸廓时极易扎破心、肺等组织,开胸器置入易扎破实验动物的心、肺等组织等,采用较大大体型动物的开胸器,往往导致切口较大,术后感染及气胸发生率较大,会导致手术失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开胸器前端的钩子很难放入鼠的肋间隙,放置钩子时对动物身体造成损害,降低了手术的精度和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包括:

3、架体;

4、旋转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一侧,包括齿轮转动轴、转动齿轮、连杆机构与传动轮,所述齿轮转动轴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一侧,所述转动齿轮活动连接于所述齿轮转动轴上,所述传动轮通过连杆机构与转动齿轮进行连接,当手动拨动所述转动齿轮时,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传动轮进行旋转;

5、其中,连杆机构包括:齿轮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滑动杆,所述齿轮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滑动杆连接,所述滑动杆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轮上;当手动拨动所述转动齿轮时,带动所述齿轮连接杆转动,引起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带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滑动杆在所述传动轮上进行穿插,进而带动所述传动轮进行旋转;

6、挂钩组件,包括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均设于所述架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二挂钩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二挂钩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钝性卡钳部,所述第二挂钩的卡钳部的尺寸大于第一挂钩的卡钳部,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传动轮同轴连接。

7、进一步的,架体包括:横臂,所述横臂的上表面贯穿设有两个横臂旋转轴,且两个横臂旋转轴位于所述横臂的两端对称设置;

8、直边臂,包括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且分别与所述横臂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直边臂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于所述第二直边臂远离所述横臂的一端;所述传动轮设于所述第二直边臂的放置槽内;所述第一挂钩固定于所述第一直边臂远离所述横臂的端部;

9、横杆,设于所述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之间,且所述横杆两端对称设有横杆旋转轴,所述横杆与所述横臂通过螺纹杆连接;

10、斜杆,设有两个,所述的每个斜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杆两端的横杆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移动块,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的移动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通过横臂旋转轴相对横臂进行旋转;所述斜杆通过横杆旋转轴相对横杆进行转动时,带动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槽内进行移动;通过控制所述螺纹杆控制斜杆相对于横杆的旋转角,进而控制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槽内的移动距离,最终控制所述第一直边臂与所述第二直边臂相对于所述横臂的旋转角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边臂的外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转动齿轮位于同侧,所述固定槽内设有三棱柱形的固定杆;当所述转动齿轮停止拨动时,抬起所述固定杆,利用所述固定杆对所述转动齿轮进行锁定。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在进行鼠类开胸实验前,手动旋转转动齿轮,通过连杆机构带动传动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挂钩旋转,由于旋转机构结构简单,方便单手操作与调节;当第二挂钩将第一挂钩包覆后,利用固定杆将转动齿轮进行锁定,使转动齿轮停止转动,在连接杆与滑动杆的作用下使传动轮停止转动,最终使第二挂钩停止转动,此时将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放入鼠的肋间隙,由于第二挂钩将第一挂钩包裹,大大缩小了开胸器其前端的体积,便于更好地、更容易地进入鼠的胸腔;同时通过第一、二挂钩的卡钳部的钝性结构,使得开胸器在置入或者撑开胸廓时不会扎破鼠的心、肺等组织,大大地提高了鼠的存活率;移开固定杆,再次旋转转动齿轮,同时调节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的夹角,直到撑开鼠的胸腔,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通过调节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的夹角,调节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间的距离,不需要扩大术口,降低了对动物身体的损害,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效率,同时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增加了手术的流畅性与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横臂,所述横臂的上表面贯穿设有两个横臂旋转轴,且两个横臂旋转轴位于所述横臂的两端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通过横臂旋转轴相对横臂进行旋转;所述斜杆通过横杆旋转轴相对横杆进行转动时,带动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槽内进行移动;通过控制所述螺纹杆控制斜杆相对于横杆的旋转角,进而控制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槽内的移动距离,最终控制所述第一直边臂与所述第二直边臂相对于所述横臂的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边臂的外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转动齿轮位于同侧,所述固定槽内设有三棱柱形的固定杆;当所述转动齿轮停止拨动时,抬起所述固定杆,利用所述固定杆对所述转动齿轮进行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横臂,所述横臂的上表面贯穿设有两个横臂旋转轴,且两个横臂旋转轴位于所述横臂的两端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用的开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臂与第二直边臂通过横臂旋转轴相对横臂进行旋转;所述斜杆通过横杆旋转轴相对横杆进行转动时,带动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槽内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王晓阳杨滨魏瑞鹏李变玲胡斌张晓娟王家璞邵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