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类新型聚烯烃钛催化剂、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类新型聚烯烃钛催化剂、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21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新型聚烯烃钛催化剂、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催化体系,该催化体系包含一类新型钛配合物。在该催化体系与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剂组合物的作用下,能够高效地催化乙烯均聚或乙烯与α‑烯烃、环状烯烃等单体共聚,获得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尤其是聚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催化剂组合物中助催化剂的用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涉及在烯烃聚合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烯烃溶液聚合催化技术在工业上已被成熟应用于不同类型高性能聚烯烃的制备,例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烯烃弹性体、乙烯/1-辛烯嵌段共聚物等。溶液聚合工艺通常需要更高聚合反应温度,以降低能耗、优化操作效率,从而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但是,高反应温度也会带来问题,例如催化剂高温失活、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等。因此,发展高温热稳定性优异、聚合物分子量在高温下得到维持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及聚合反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公开了包含多价芳氧基或芳硫基醚的铪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高温乙烯、丙烯与其它烯烃共聚合(us8383753、ep2938643b1、cn101472952b、cn101490094b、cn101484475b、cn101490096b、us7015360);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公开了含有亚胺的单负离子双氮配位锆或铪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高温乙烯、丙烯与其它烯烃共聚合(organometallics 2007,26,3896-3899;organometallics 2011,30,1695-1709);美国symyx technologies公司公开了吡啶乙胺第四族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高温乙烯、丙烯均聚合及与其它烯烃共聚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公开了基于酮亚胺和水杨醛亚胺的onx(x=o,n,p,s,se)型三齿配体第四族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乙烯与其它烯烃共聚合(cn200610025918;us7253133b2;ep02754132;ep07721221.5;wo2007134537;cn102659964a),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高温聚合性能。

3、总体上,尽管聚烯烃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目前能够实现低成本制造该产品的催化剂技术还很少。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聚烯烃结构中含有一定的极性基团以满足与其它材料的有机复合,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体系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烯烃聚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特别适用于乙烯聚合、乙烯/α-烯烃共聚。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聚烯烃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乙烯聚合、乙烯/α-烯烃共聚,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烯烃聚合的式ⅰ所示配合物,

4、

5、式中:

6、“—”指单键;

7、“→”指配位键;

8、y1为h、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9、y2为cr4r5、nr6、o或s,其中,r4、r5、r6各自独立地为h、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

10、或者y1与y2,及两者共同相连的c-c键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5-12元碳环或杂环;其中,所述的碳环或杂环是全部饱和的或部分饱和的;

1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5-7元单环、或含所述5-7元单环的8-20元双环或三环基团(即,该双环或三环结构是1-2个环与所述的5-7元单环稠合形成的),其中所述的5-7元单环含有1-3个各自独立地选自n、o或s的杂原子,且含有至少一个n原子;

12、y3为位于所述上的一个或多个任意取代基团,各y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且当所述的5-7元单环或含所述5-7元单环的8-20元双环或三环基团被一个或多个y3取代后,该环还可以具有1个或多个其他取代基;

13、z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14、m为第四族过渡金属,较佳地为钛(iv)、钛(iii);

15、x选自卤素、c1-c4烷基、c2-c6烯基、烯丙基苄基、-oac、-otf;

16、m为2、3、4、5或6;

17、除非另有说明,所述的“取代”指所述基团具有1-5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f3、-or1、-n(r2)2、-si(r3)3、-(ch2)p-o-r8、-sr7或-(ch2)p-s-r8,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其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p为1-5的正整数;所述的杂环或杂芳环含有1-3个各自独立地选自n、o或s的杂原子作为杂原子;

18、除非特别说明,所述的碳环或杂环为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但不具有芳香性的环状结构。

19、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配合物中所有配体所带负电荷总数的绝对值应与结构式中金属m所带正电荷的绝对值相同。

20、在另一优选例中,可以是光学活性的或外消旋的。

21、在另一优选例中,在中,n邻位为c碳原子,且所述c原子具有一个或两个非氢取代基。

22、在另一优选例中,m为2或3。

23、在另一优选例中,选自下组:

24、

25、式中,y4、y5、y6、y7、y8、y9、y10和y11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or7、-sr7、-(ch2)p-o-r8或-(ch2)p-s-r8,其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c1-c8烷基、苯基;p为1-5的正整数;

26、y12为h、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

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y4、y5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

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y4、y5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c3-c8环烷基。

29、在另一优选例中,y1和y2与两者共同相连的c-c键共同构成取代或未取代的6-10元碳环或杂环,其中,所述的碳环或杂环是全部饱和的或部分饱和的;

30、所述的“取代”指所述基团具有1-5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f3、-or1、-n(r2)2、-si(r3)3、-(ch2)p-o-r8、-sr7或-(ch2)p-s-r8,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其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p为1-5的正整数。

31、在另一优选例中,p为1。

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配合物具有下式结构:

33、

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烯烃聚合的式Ⅰ所示配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选自下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Y1和Y2与两者共同相连的C-C键共同构成取代或未取代的6-10元碳环或杂环,其中,所述的碳环或杂环是全部饱和的或部分饱和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具有下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为含5-7元单环的8-12元双环,且所述的双环为螺环或并环;较佳地,所述配合物具有下式任一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Z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的取代是指苯基上的氢被1-5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F3、-OR1、-N(R2)2、-Si(R3)3、-(CH2)p-O-R8、-SR7或-(CH2)p-S-R8,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其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p为1-5的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物选自下组: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A):

9.一种烯烃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0.一种催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配合物和助催化剂,所述的助催化剂选自下组:硼类化合物、烷基铝化合物、烷基铝氧烷,或其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配合物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剂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催化烯烃聚合,所述的聚合指烯烃均聚或共聚合。

12.一种聚烯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为固体粉末状,且分子量为1-400kg/mol;且所述的聚烯烃是通过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烯烃聚合的式ⅰ所示配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选自下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y1和y2与两者共同相连的c-c键共同构成取代或未取代的6-10元碳环或杂环,其中,所述的碳环或杂环是全部饱和的或部分饱和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具有下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为含5-7元单环的8-12元双环,且所述的双环为螺环或并环;较佳地,所述配合物具有下式任一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z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的取代是指苯基上的氢被1-5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f3、-or1、-n(r2)2、-si(r3)3、-(ch2)p-o-r8、-sr7或-(ch2)p-s-r8,其中,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高彦山杨智博周友运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