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12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桁片翻转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龙门吊机、运梁台车、移动钢支墩及钢桁片,所述钢桁片放置于八个移动钢支墩的顶部,所述龙门吊机的下方对应放置有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运梁台车缓慢落顶后,把钢桁片的两侧承载梁对应于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处,龙门吊机由吊耳进行起吊的同时,自身进行平行位移,钢桁片的一端受到吊接作业呈九十度翻身,同时钢桁片的底部受到翻身胎架的承载,在翻身时呈九十度活动翻身,承载稳定,不易偏移、变形,整体可稳定控制桁片的转运与翻转,控制保护效果好,防止硬着陆发生桁片磨损、变形、偏位移偏坠落等意外情况,安全性与施工稳定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桁片翻转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桁片结构在各种工程领域,如建筑、航空航天、桥梁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桁片结构由于其相对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承受大跨度或重载的场合;然而在陆地环境中,由于钢制桁片整体重量较大,在陆地施工问题较多,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问题尤为突出

2、目前在制造钢桁片的过程中,需要将钢桁片水平放置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好后需要将钢桁片由水平放置状态转换为竖直放置状态,达到翻转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桁片结构的翻转操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陆地环境中,由于桁片整体重量较大,在陆地转运与拼装翻转难度较大,易由于硬着陆发生钢梁位移偏转等意外情况,安全性能不足,同时,桁片在翻转过程中底部承载物易与桁片相互挤压,发生磨损、变形、偏移等意外,整体,安全翻转控制能力不足,翻转稳定性与安全性能一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桁片整体重量较大,在陆地转运与拼装翻转难度较大,易由于硬着陆发生桁片磨损、变形、偏位移偏坠落等意外情况,安全性能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包括龙门吊机、运梁台车、移动钢支墩及钢桁片,所述钢桁片放置于八个移动钢支墩的顶部;

3、所述龙门吊机的下方对应放置有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两个所述运梁台车分别与钢桁片上下弦的底部相对应;

4、其中,所述移动钢支墩的顶部设有抄垫枕木。

5、优选的,所述龙门吊机为吨龙门吊,所述龙门吊机底部两侧为滑轮滑轨式设置,所述运梁台车采用吨自行式液压模块运输车。

6、优选地,所述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的间距与钢桁片的两侧承载梁相对应,八个所述移动钢支墩分别均匀垫设于钢桁片上下弦的隔板位置处。

7、优选地,所述运梁台车的顶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抄垫垫梁,两个所述运梁台车由抄垫垫梁驮运钢桁片,所述抄垫垫梁与钢桁片上下弦的底部相对应。

8、优选地,所述翻身胎架包括底部承载台和翻身垫梁,所述翻身垫梁放置于底部承载台的顶部,所述底部承载台与支撑钢支墩对应分布。

9、优选地,所述翻身垫梁的外侧呈度圆角状,所述翻身垫梁的内侧设有承载支撑梁,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支撑梁呈度对应。

10、优选地,所述底部承载台的顶部设有限位活动口,所述翻身垫梁的底部放置于限位活动口上。

11、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方法,包括:

12、桁片存放,钢桁片存放于存梁区域,钢桁片存放采用移动钢支墩支撑,每个钢桁片设置个移动钢支墩,移动钢支墩支撑在钢桁片上、下弦隔板位置处,移动钢支墩与钢桁片中间用抄垫枕木进行抄垫;

13、总拼时桁片转运,运梁台车沿路径指示线行驶至桁片存放区,检查运梁台车前进方向有无障碍物,沿运梁台车运行的方向在地面上做出台车走行路径标示线、并标识警示线,防止前行过程中触碰相邻钢桁片;

14、相对应的两个运梁台车驶入钢桁片下面,运梁台车顶部的抄垫垫梁与钢桁片的支撑点对位,运梁台车缓慢起顶、钢桁片与移动钢支墩完全脱空,静止观察-分钟,确保移动钢支墩脱离钢桁片无异常后,运梁台车继续起顶至钢桁片完全脱空毫米-毫米,观察运梁台车驼钢桁片无异常后,运梁台车退出,进入下道流程;

15、桁片转场放置,运梁台车驼钢桁片沿标识线驶向运输通道,转场进入总拼场地;

16、总拼场地上放置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其中支撑钢支墩与龙门吊机的吊耳处相对应;

17、三组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分别对应于钢桁片的上、下弦支撑点处,运梁台车进入龙门吊机下方,驼钢桁片进入总拼场地中的翻身区域;

18、运梁台车驮运钢桁片路径指示线行驶至指定区域,此时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支撑就位,保证钢桁片的上下弦的两个隔板位置分别对位三组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的位置处;

19、运梁台车缓慢落顶至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支撑钢桁片,运梁台车与钢桁片脱空后停止操作,观察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与钢桁片-分钟,确保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与钢桁片无异常后,运行运梁台车继续落顶至运梁台车完全脱空毫米-毫米,运梁台车退出;

20、桁片总拼翻身,吨龙门吊机的吊耳对应于钢桁片靠近支撑钢支墩的一侧,由龙门吊机的吊耳处设有两组钢索,对应吊接于钢桁片的一侧;

21、运行龙门吊机的吊耳向上位移,同时龙门吊机整体水平位移,龙门吊机位移方向为钢桁片靠近翻身胎架的一侧,钢桁片支撑钢支墩的一侧受龙门吊机拎起旋转翻身度;

22、龙门吊机整体位移长度为钢桁片的两个横板间距,钢桁片在度翻身的同时,其底部的一侧受到翻身胎架的承载,翻身胎架呈度圆角状,可翻转度,可稳定承托钢桁片在翻身时的底部支撑,防止钢桁片在翻身过程中损坏,完成翻身,无异常进入下道流程。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钢支墩,可稳定承载钢桁片的放置,抄垫枕木起到稳定承载放置作用,避免变形与翻转,两组运梁台车缓慢起顶,推动钢桁片与移动钢支墩脱离,运梁台车上设有抄垫垫梁,可辅助承载,由两组运梁台车驮运至龙门吊机处,缓慢落顶后,把钢桁片的两侧承载梁对应于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处,使装置整体转运较为稳定,承载防偏移效果好。

25、2、通过把钢桁片的两侧承载梁对应于支撑钢支墩和翻身胎架处,再由龙门吊机进行翻转作业,由吊耳进行起吊的同时,自身进行平行位移,钢桁片的一端受到吊接作业呈九十度翻身,同时钢桁片的底部受到翻身胎架的承载,在翻身时呈九十度活动翻身,承载稳定,不易偏移、变形,整体可稳定控制桁片的转运与翻转,控制保护效果好,防止硬着陆发生桁片磨损、变形、偏位移偏坠落等意外情况,安全性与施工稳定性优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吊机(1)、运梁台车(2)、移动钢支墩(3)及钢桁片(4),所述钢桁片(4)放置于八个移动钢支墩(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吊机(1)为450吨龙门吊,所述龙门吊机(1)底部两侧为滑轮滑轨式设置,所述运梁台车(2)采用400吨自行式液压模块运输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支墩(5)和翻身胎架(6)的间距与钢桁片(4)的两侧承载梁相对应,八个所述移动钢支墩(3)分别均匀垫设于钢桁片(4)上下弦的隔板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梁台车(2)的顶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抄垫垫梁(8),两个所述运梁台车(2)由抄垫垫梁(8)驮运钢桁片(4),所述抄垫垫梁(8)与钢桁片(4)上下弦的底部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胎架(6)包括底部承载台(61)和翻身垫梁(62),所述翻身垫梁(62)放置于底部承载台(61)的顶部,所述底部承载台(61)与支撑钢支墩(5)对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垫梁(62)的外侧呈90度圆角状,所述翻身垫梁(62)的内侧设有承载支撑梁,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支撑梁呈90度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载台(61)的顶部设有限位活动口,所述翻身垫梁(62)的底部放置于限位活动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 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吊机(1)、运梁台车(2)、移动钢支墩(3)及钢桁片(4),所述钢桁片(4)放置于八个移动钢支墩(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吊机(1)为450吨龙门吊,所述龙门吊机(1)底部两侧为滑轮滑轨式设置,所述运梁台车(2)采用400吨自行式液压模块运输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支墩(5)和翻身胎架(6)的间距与钢桁片(4)的两侧承载梁相对应,八个所述移动钢支墩(3)分别均匀垫设于钢桁片(4)上下弦的隔板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片陆地安全翻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梁台车(2)的顶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抄垫垫梁(8),两个所述运梁台车(2)由抄垫垫梁(8)驮运钢桁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孔庆张时利褚部戴东泽曹晗张建金方继周新亚李德学刘果周宏庚康志凯张杰李猛超王凯韦明途汪洋余茂永张启明纪祥祥顾文强李灿灿吴双朱雨佳程安乐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