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054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利用油井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及油藏基本参数,借助水驱特征曲线方法计算单井可采储量,建立基于单井可采储量的相渗曲线参数拟合公式,并运用计算机程序拟合单井生产动态数据,拟合得到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反映生产动态特征、油水运动规律及地质油藏特征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所述方法得到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更加符合单井地质油藏生产实际特征,方法使用简单、结果较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尤其涉及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水两相在储层中渗流特征的综合反映,是油水两相在渗流过程中的遵循的基本规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开发最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被应用于地质油藏特征研究、油藏数值模拟、动态分析等,因此获得直接反映油藏储层实际特征、和油藏中油水渗流规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十分重要。

2、目前获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主要有室内岩心实验方法、利用生产测井资料估算、使用生产数据计算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基于水驱特征曲线方法计算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3、室内岩心实验方法是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的最常用方法,岩心实验通过岩心实验用稳定法或非稳定法进行测量,但地层取心成本高,取心数量有限,有限数量的岩心驱替实验难以反映单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水运动规律,使用岩心实验方法获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油藏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及效果预测与实际油藏存在较大的误差。

4、利用生产测井资料估算是根据油层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利用生产测井获得生产层位不同时间的产油量、产水量和含水饱和度资料,求解关系式中的参数,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该方法需要大量的井下监测测试数据,而大部分油井无法做到定期的产液剖面测试和饱和度测试,较高的测试要求导致该方法无法进行推广应用。

5、使用生产数据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该方法常基于静态法计算的地质储量和岩心实验得到的残余油饱和度为基础,没有考虑油藏的动态可采储量,因此会导致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参数与实际油水渗流动态存在差异,同时对于整个区块和油藏一般会有地质储量数据,应用该方法只能得到一个油藏的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而对于单井地质储量数据难以计算,很难应用于单井。而且文献调研中使用的遗传算法,通过对含水率最小值进行迭代计算出相对渗透率参数,该方法需要设定相渗曲线的初值,而且初值的优劣影响计算结果,另外如交叉率和变异率,并且这些参数的选择严重影响解的品质,而目前这些参数的选择大部分是依靠经验,得到的解存在不确定性。

6、调研部分文献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方法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对整个油藏作为计算对象,同样需要整个油藏的地质储量作为已知数据,应用该方法在没有单井地质储量数据情况下无法计算单井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7、另外基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计算油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使用的是油田综合含水率数据,该综合含水率数据受到油田新井投产和增产措施实施以及部分井关停和开井等因素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地质油藏和流体渗透特征,将该方法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于后期数值模拟研究中并不能反映每口单井的油水流动特征。

8、基于此,本专利探索基于单井生产动态数据的,计算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方法,探索能更经济、更准确地获得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单井油水渗流特征的研究和预测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室内岩心实验方法、利用生产测井资料估算、使用生产数据计算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等方法存在的代表性差、资料获取难度大、难以获得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系统,充分利用单井生产动态数据,解决单井相对渗透率与单井可采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将单井生产动态过程中的油水渗流规律定量反映到单井相渗曲线参数中,获得准确和定量反映油田单井油水渗流规律特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以达到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更具代表性、成本更低、结果更准确的目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采集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及油藏基本参数;

4、步骤2,基于水驱特征曲线方法计算单井可采储量;

5、步骤3,建立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单井相渗曲线参数拟合公式;

6、步骤4,拟合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参数;

7、步骤5,计算和绘制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单井生产动态数据,是通过地面流量计量设备每天或定期计量油井产液量数据,井口取样测试油井含水率数据,并根据油田产量数据,获得单井的核实日产液量、含水率、日产油量这些数据;油藏基本参数包括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的原油粘度μo和地层水粘度μw数据,岩心实验测试得到的束缚水饱和度swi和残余油饱和度sor。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通过步骤1中获得的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累计产液量、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累计产液量的对数、累计产水量的对数、累计产液量与累计产油量的比值;选取水驱特征曲线方法,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丁型水驱特征曲线中选取一种或多种方法计算单井可采储量npf。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公式和推导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参数的拟合公式,该公式包含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w与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np/npf,公式如下:

11、

12、公式中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w通过运用单井含水率数据和油水粘度值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13、式中,kro为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krw为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swi为束缚水饱和度,小数;sor为残余油饱和度,小数;sw为含水饱和度,小数;np为单井累计产油量,桶;npf为单井可采储量,桶;α为与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相关的关系式系数值,无因次;β为油相相对渗透率公式指数,无因次;γ为水相相对渗透率公式指数,无因次;fw为含水率,%;μo为地层油的粘度,mpa·s;μw为地层水的粘度,mpa·s;

14、单井累计产油量数据与单井可采储量的比值np/npf是根据累计产油量数据和步骤2中计算的单井可采储量计算得到。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基于生产动态历史数据的拟合,是通过生产动态数据计算出步骤3公式中和的数据值,并根据含水率与累产油关系曲线选取合适数据区间,在数据区间内对步骤3中的公式进行拟合,拟合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c++程序实现求解矩阵的参数向量,得到关系式系数α、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再根据计算得到的α、β和γ结果,通过步骤3中的公式反算得到理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w和理论的含水率fw,在含水率与累产油关系曲线上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拟合效果,并通过修改历史数据选取区间范围来对拟合效果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接近单井生产动态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参数。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具体为,基于束缚水饱和度情况下油相相对渗透率kro(swi)为1,残余油饱和度情况下水相相对渗透率根据生产数据拟合得到的α计算得到,再根据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以及岩心实验测试得到的束缚水饱和度swi和残余油饱和度sor,通过步骤3中的油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单井生产动态数据,是通过地面流量计量设备每天或定期计量油井产液量数据,井口取样测试油井含水率数据,并根据油田产量数据,获得单井的核实日产液量、含水率、日产油量这些数据;油藏基本参数包括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的原油粘度μo和地层水粘度μw数据,岩心实验测试得到的束缚水饱和度Swi和残余油饱和度So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通过步骤1中获得的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累计产液量、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累计产液量的对数、累计产水量的对数、累计产液量与累计产油量的比值;选取水驱特征曲线方法,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丁型水驱特征曲线中选取一种或多种方法计算单井可采储量Np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公式和推导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参数的拟合公式,该公式包含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w与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Np/Npf,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拟合单井生产动态数据,是通过生产动态数据计算出步骤3公式中和的数据值,并根据含水率与累产油关系曲线选取合适数据区间,在数据区间内对步骤3中的公式进行拟合,拟合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C++程序实现求解矩阵的参数向量,得到关系式系数α、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再根据计算得到的α、β和γ结果,通过步骤3中的公式反算得到理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w和理论的含水率fw,在含水率与累产油关系曲线上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拟合效果,并通过修改历史数据选取区间范围来对拟合效果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接近单井生产动态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为,基于束缚水饱和度情况下油相相对渗透率Kro(Swi)为1,残余油饱和度情况下水相相对渗透率根据生产数据拟合得到的α计算得到,再根据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以及岩心实验测试得到的束缚水饱和度Swi和残余油饱和度Sor,通过步骤3中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公式计算得到,最后通过绘图软件绘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7.一种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单井生产动态数据,是通过地面流量计量设备每天或定期计量油井产液量数据,井口取样测试油井含水率数据,并根据油田产量数据,获得单井的核实日产液量、含水率、日产油量这些数据;油藏基本参数包括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的原油粘度μo和地层水粘度μw数据,岩心实验测试得到的束缚水饱和度swi和残余油饱和度so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通过步骤1中获得的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累计产液量、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累计产液量的对数、累计产水量的对数、累计产液量与累计产油量的比值;选取水驱特征曲线方法,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丁型水驱特征曲线中选取一种或多种方法计算单井可采储量np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单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公式和推导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参数的拟合公式,该公式包含油相指数β和水相指数γ,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w与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np/np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乐宾刘晖戴卫华罗珊陈朝辉李德鹏李伟超张义楷顾文欢张东平祁成祥高慧君翟广福周焱斌苏崇华刘玉明蔡振华尹彦君吴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