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模块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4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端子模块。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包括:保持体,形成有端子插孔;端子,插装在所述保持体的端子插孔中;线缆,其导体芯与所述端子电连接;和屏蔽壳。屏蔽壳包括:前壳部,套装在所述保持体上;和后壳部,压接在所述线缆的一端上。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和后壳部在所述屏蔽壳的纵向上相对,且所述屏蔽壳为一体式冲压成型件。因此,本技术简化了连接器端子模块的组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屏蔽效果和信号传输速率。此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壳采用偏心设计,可以减小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之间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模块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模块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包括前屏蔽壳、后屏蔽壳和中间屏蔽壳,前屏蔽壳、后屏蔽壳和中间屏蔽壳彼此组装在一起,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壳。因此,现有的屏蔽壳的组装不仅繁琐而且不易定位,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效率。此外,这种组装式屏蔽壳还存在屏蔽效果不佳、体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模块。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包括:保持体,形成有端子插孔;端子,插装在所述保持体的端子插孔中;线缆,其导体芯与所述端子电连接;和屏蔽壳。屏蔽壳包括:前壳部,套装在所述保持体上;和后壳部,压接在所述线缆的一端上。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和后壳部在所述屏蔽壳的纵向上相对,且所述屏蔽壳为一体式冲压成型件。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相对于所述屏蔽壳的后壳部被偏置向一侧,使得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屏蔽壳的后壳部的中心轴线相距预定间距d。

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壳还包括中间壳部,所述中间壳部呈颈状并连接在所述前壳部和所述后壳部之间。

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包括芯线,所述芯线的一端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中外露出并被保持在所述屏蔽壳的中间壳部中,所述端子的后端被压接到所述芯线的外露出的导体芯上。

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还包括:支撑筒,设置在所述屏蔽壳的后壳部中并套装在所述线缆的外露出的屏蔽层上,所述外露出的屏蔽层的一部分被向后翻折在所述支撑筒的外侧上并被压接在所述后壳部和所述支撑筒之间,且所述后壳部的后端部被压接在所述线缆的外绝缘层上。

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包括一对芯线,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包括一对端子,所述保持体包括在其横向上并排布置的一对端子插孔;所述一对端子分别插装在所述保持体的一对端子插孔中并与所述一对芯线的导体芯分别电连接。

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弹性扣,在所述保持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弹性扣与所述凹陷部接合,以将所述保持体锁定在所述前壳部中。

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扣包括在所述屏蔽壳的纵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所述凹陷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扣和所述第二弹性扣分别接合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

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扣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扣的前方,所述第一弹性扣的后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第一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弹性扣的前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二内侧面上。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上形成有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用于与对配连接器的对配屏蔽壳电接触。

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悬臂包括:第一弹性悬臂,形成在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的顶壁和底壁上;和第二弹性悬臂,形成在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悬臂从其根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弹性悬臂从其根部朝后延伸,且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根部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端部相邻。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还包括: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屏蔽壳的外侧上,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锁定到连接器壳体中。

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锁定件的顶壁上形成弹性锁定片,所述弹性锁定片用于锁定至所述连接器壳体,以将所述连接器端子模块被从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拔出。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锁定件的顶壁上形成有槽孔,在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的顶壁上形成有第三弹性扣,所述第三弹性扣与所述槽孔接合,以将所述锁定件锁定到所述屏蔽壳上。

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安装孔;和前述连接器端子模块,被插装到所述安装孔中。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相对于所述屏蔽壳的后壳部被偏置向一侧,使得所述屏蔽壳的前壳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屏蔽壳的后壳部的中心轴线相距预定间距;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一对安装孔,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所述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被分别插装所述一对安装孔中;所述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的屏蔽壳的前壳部朝彼此靠近的方向偏置,使得所述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的屏蔽壳的前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的屏蔽壳的后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且两者的差值等于所述预定间距的两倍。

19、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屏蔽壳为一体式冲压成型件,其简化了连接器端子模块的组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屏蔽效果和信号传输速率。

20、此外,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屏蔽壳采用偏心设计,可以减小一对连接器端子模块之间的间距。

21、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1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吉祁建佳潘锋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