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6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活化极片表面,第二步再化成;在第一步活化极片表面中,包括以下工序:对注液完成第一高温静置之后的电池负压抽气、负压充电、快速充电和第二高温静置,其中,所述快速充电充电至标定SOC,所述标定SOC为电池厚度先增大后减小的SOC拐点;在第二步再化成中,将高温静置好的电池,于高温负压中,先恒流放电,再小电流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根据负极材料与锂反应会发生体积上的膨胀,导致负极材料表面的空隙变大,浸润不良区域就会因为空隙的变大而逐渐吸收更多的电解液,第一步活化过程就是打开了浸润不良区域,让电解液渗透进去;在第二步再化成过程中,为了使得浸润不良区域得到充分反应,所以需要将电池放电,再小电流充电,让浸润不良区域反应,从而实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池的制造过程有个注液工序,就是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的内部,让极片吸取电解液。常规情况下极片的浸润是没问题的,极片能够充分的吸收电解液,不会因为浸润不良而导致极片表面大量黑斑和析锂。随着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追求,研发人员为了让电池内能够容纳充足的极片,将极片的压实做到极限,比如负极片的压实1.5能够让电池无障碍浸润,但是当极片压实到1.6时,极片的浸润性就很差,导致电池界面析锂。尽管增加浸润时间能够改善电池的浸润效果,但是这会增加电池的制造时间,增加电池的制造成本。

2、现有技术对高压实的磷酸铁锂电池依然采用传统的高温,负压化成方式,公开号cn102891336b提供一种磷酸铁锂作正极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整个化成过程分别为充电阶段2h-4h、储存阶段3d-6d、再充电阶段、再储存阶段1d-3d。整个过程化成时间过长,化成效率低。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活化极片表面,第二步再化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SOC的获得,包括:将电池按照0%-100%SOC进行充电,记录不同SOC%下电池厚度数据,根据此数据确定所述标定SO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包括:对注液完成第一高温静置之后的电池进行抽负压,负压为-55~-40KPa,保压5~10分钟,温度为40~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充电包括:将负压调整为-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活化极片表面,第二步再化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soc的获得,包括:将电池按照0%-100%soc进行充电,记录不同soc%下电池厚度数据,根据此数据确定所述标定so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包括:对注液完成第一高温静置之后的电池进行抽负压,负压为-55~-40kpa,保压5~10分钟,温度为40~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充电包括:将负压调整为-85~-75kpa,温度保持在45~55℃,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电流为0.01c~0.1c,充电到soc为20%~40%,小于所述标定so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电池浸润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充电包括:继续保持所述负压充电的负压和温度,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