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161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地膜材料领域,该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乳液20~50份;生物质材料10~20份;除草剂5~10份;抗氧剂0.1~1份;紫外吸收剂0.1~1份;所述的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为:以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小分子亲水单体、二异氰酸酯作为反应物与催化剂在60~100℃反应1~5h后,将反应后的体系加三乙胺中和,最后加水分散,脱除有机溶剂,得到所述的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乳液;该液体地膜的生物降解性好,保水保墒性能优异,成膜后力学性能好,在农用地膜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稀缺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效利用水资源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塑料地膜来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地温,从而达到保墒、保苗、稳产、增产的目的。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壤肥力下降等因素,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地膜。但目前常用的塑料农用地膜绝大部分都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备的,不可降解。地膜的厚度过薄,会使回收的难度增加,使用后的农用地膜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处理,会导致土壤中地膜残余增多,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土壤板结,耕种困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直接影响种子作物的生长发育,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解决农田的“白色污染”迫在眉睫。

2、可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使用后能够在环境中降解,最终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但环保性好,还有一定的土壤改良性和增产效果,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可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目前仍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一方面可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相对低密度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材料选自腐植酸、秸秆、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脂肪酸残渣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剂选自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苯噻草胺、吡嘧磺隆、双乙磺隆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双-T-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材料选自腐植酸、秸秆、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脂肪酸残渣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剂选自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苯噻草胺、吡嘧磺隆、双乙磺隆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双-t-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吸收剂选自双(2,4-二叔丁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2-(5-氯-2-苯三唑基)-6-叔丁基对甲酚、邻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液体地膜,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中,聚碳酸酯链节与聚醚链节的摩尔比为1:0.14-5.83;所述的小分子亲水单体为2,2-双羟甲基丙酸和/或2,2-二羟甲基丁酸;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瀚魏人建王成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合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