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1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属于火车车钩防跳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上防跳机构、转动机构和下防跳机构。该技术,在连接两个车钩时,先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防脱件进行转动,待第一防脱件与车钩平行后,将插销插入两个车钩的内部,并且将插销设置于插入槽内部,之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把手,从而带动两个夹持件卡接于夹持槽内部,此时插销的即可稳定的设置,并且在车辆行驶期间插销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避免插销脱离车钩,进而使得两个车钩发生脱离,在需要取出插销时,可以先将夹持件与插销分离,之后,将插销从车钩内部取出,此时便可以将两个车钩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火车车钩防跳,具体涉及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铁道车辆的车厢之间通过车钩装置进行相互连接,并通过车钩传递相互作用力。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车钩的非正常开钩,会造成列车分离、侧翻、脱轨等事故,严重时还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效率和运输秩序,对人身财产和国家经济造成不可估量损失。因此,防止车钩的非正常开钩尤为重要,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插销将两个车钩进行连接,这使得火车在运行期间,如若插销上下移动的幅度较大后,两个车钩有脱离的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火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4、上防跳机构,设置于所述火车车体的一端,所述上防跳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防脱件、第一转动件、转轴和插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火车车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跳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0)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25)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件(30)和第二齿轮(31),所述第二固定件(30)设置于所述火车车体(10)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30)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1)与所述第一齿轮(25)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火车车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跳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0)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25)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件(30)和第二齿轮(31),所述第二固定件(30)设置于所述火车车体(10)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30)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1)与所述第一齿轮(25)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把手(32)和第二转动件(33),所述第二固定件(3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转动孔(34),所述第二转动孔(34)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30)和所述第二齿轮(31),所述第二转动件(33)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34)内,所述第一把手(32)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车钩防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跳机构包括第三固定件(40)、第二防脱件(41)和第三转动件(44),所述第三固定件(40)设置于所述火车车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友森赵月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世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