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59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中医药检测技术领域。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中的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环境中受热可以生成黄色的苯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强碱性环境中可以进一步转变为化学性质稳定的红色显色物质,使用数码相机对实验样品进行拍照,然后借助图像处理软件读取图像的RGB通道数据,实现颜色到数据的转化。本方法通过对红色显色物质的检测,实现肉桂油样品中醛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该检测方法不仅线性良好、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基质干扰小、准确度高,同时兼备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操作方便快捷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中医药检测。


技术介绍

1、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是传统中药材,也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经济林品种之一。肉桂油主要由肉桂枝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我国肉桂油的年产量为1000t,其产量和出口量均排世界第一。肉桂油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炎症相关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2)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较广;3)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量,提高葡萄糖利用率,改善糖脂代谢;4)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降低肿瘤细胞贴壁率和迁移能力;5)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抗氧化活性和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此外,肉桂油及其主要成分肉桂醛还具有解热、镇静、神经保护作用。

2、肉桂油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肉桂醛、邻甲氧基肉桂醛、苯甲醛等醛类化合物,传统认为肉桂油中的肉桂醛是主要药效成分,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肉桂油中的肉桂醛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可能是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也是可以作为肉桂油品质评价的标志物目前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和液质联用法等。虽然上述分析检测方法具备灵敏性强、特异性强和精密度高等优势,但是上述检测方法依托于复杂的仪器和高昂的设备,对分析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需要较长的分析检测时间,分析效率较低。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且成本低廉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对与肉桂油的品质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p>3、数字图像比色法是利用图像采集工具对待检测样品有颜色的部位进行采集,进一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采集的颜色转化为数据,最终实现定量分析。伴随着智能手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深入发展,其像素高清度和图像处理能力越来越完善化,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图像比色法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利用数字图像比色法建立一种线性良好、低检出限、高精密度、高准确度的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实际肉桂油品质检测中。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快速准确检测肉桂油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基于醛类化合物中的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环境中受热可以生成黄色的苯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强碱性环境中可以进一步转变为红色的显色物质这一原理,结合数字图像比色这一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解决了传统肉桂油分析检测成本高昂、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利用数字图像快速准确检测肉桂油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线性良好(r2=0.9986),灵敏度高(定量限:1 μg/ml,检测限:0.5 μg/ml),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102.5%~107.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的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为肉桂油品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6、s1、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待测样品,加入醇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7、s2、标准品溶液:精密称定肉桂醛标准品,加入醇溶液,摇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8、s3、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依次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和浓盐酸,摇匀,先水浴加热后冰浴冷却,加入koh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供试品处理液和标准品处理液;

9、s4、将供试品处理液和标准品处理液分别进行拍照获得供试品图像和标准品图像,用图像处理软件读取图像颜色的rgb通道数据,以标准品的质量浓度为x,以标准品图像对应的rgb通道数据为y,绘制标准曲,将供试品图像的rgb通道数据代入标准曲线,即可获得供试品中醛类化合物的浓度。

10、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待测样品与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500~1:2000。

11、进一步的,所述待测样品与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1000。

12、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所述标准品溶液中肉桂醛的浓度范围为0.05~1mg/ml。

13、进一步的,所述标准品溶液中肉桂醛的浓度分别为0.05 mg/ml、0.1 mg/ml、0.2mg/ml、0.4 mg/ml、0.6 mg/ml、0.8 mg/ml、1 mg/ml。

14、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2,4二硝基苯肼的质量分数为0.1%,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75,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1:0.25~1:1,水浴条件为60℃ 30 min,冰浴时间为2 min,koh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koh的质量分数为6%,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koh溶液的体积比为1:50~1:125,静置时间为5 min。

15、进一步的,所述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的体积比为1:50,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1:0.5,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koh溶液的体积比为1:75。

16、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拍照设备为数码相机,图像处理软件为adobe photoshop,rgb通道数据包括b/(r+g+b)、b/r和b/g。

17、进一步的,所述rgb通道数据为b/r。

18、(三)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快速准确检测肉桂油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以2,4二硝基苯肼作为显色剂,在酸性或加热条件下能与醛类化合物中的羰基反应,生成黄色的苯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强碱性环境中可以进一步转变为红色的显色物质,整个样品制备过程的颜色变化肉眼可见,因此该方法线性良好、灵敏度高,并且最终产生的红色显色物质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样品颜色在三天之内能够保持稳定,因此该方法精密度良好,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步骤简单,易于重复,不容易引入新杂质,因此该检测方法基质干扰小,准确度高。

20、(2)本专利技术的样品制备过程中仅使用1 ml2,4二硝基苯肼溶液(5mmol/l)和10 μl浓盐酸,相对于液相分析中甲醇、乙腈的大量使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很小,属于环境友好型的检测手段。

21、(3)本专利技术需要的检测设备简单,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不依赖昂贵的精密仪器,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对分析检测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完全没有检测时间和检测地点的限制。

22、(4)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时间仅包括35min的样品制备时间和图像采集时间,并且可以同一时间完成大批量样品的制备和图像采集,相对于液相分析的检测时间(约30min/样),降低了时间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待测样品与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500~1:2000,在步骤(2)中标准品溶液中肉桂醛的浓度范围为0.05~1mg/mL,在步骤(3)中所述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的体积比为1:50,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1:0.5,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KOH溶液的体积比为1:75,在步骤(4)中所述RGB通道数据为B/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待测样品与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1000,在步骤(2)中所述标准品溶液中肉桂醛的浓度分别为0.05 mg/mL、0.1 mg/mL、0.2 mg/mL、0.4 mg/mL、0.6 mg/mL、0.8 mg/mL、1 mg/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待测样品与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500~1:2000,在步骤(2)中标准品溶液中肉桂醛的浓度范围为0.05~1mg/ml,在步骤(3)中所述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的体积比为1:50,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贤毕良武李胜男陈玉湘赵振东王婧徐士超古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