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492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一种减振器结构,包含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弹性体Ⅰ和弹性体Ⅱ;所述支架Ⅰ上方设有支架Ⅱ,支架Ⅰ和支架Ⅱ均呈碗状结构,且支架Ⅱ两端均敞口,支架Ⅰ与支架Ⅱ之间设有弹性体Ⅰ;支架Ⅰ内紧固连接有伸入支架Ⅱ内的支架Ⅲ,支架Ⅲ位于支架Ⅱ内的一端设有呈到锥形结构的端头,支架Ⅲ该端头与支架Ⅱ之间设有弹性体Ⅱ;支架Ⅱ顶部设有连接孔,支架Ⅲ设有贯穿支架Ⅰ的安装通孔;本技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工艺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振,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结构


技术介绍

1、减振器结构通常包含金属支撑及弹性支撑两个部分,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力传递路径是减振器性能优劣的关键;现有的减振器多为“工”字型结构,通过调整弹性支撑部分的厚度来满足不同的承载和机械振动环境;传统减振器(结合附图6)结构型式主要由下支座、下弹性体、上弹性体和上支座组成,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减振器的横向载荷无法轴线传递至安装座上,仅能对竖直方向的振动产生缓冲,达到减振效果,而无法对径向力进行缓冲,使安装螺钉承受剪切力,承载能力和耐机械能力差;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324799a)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减振支撑,该专利在金属底座与上部支撑座之间的锥形空腔内设置中间弹性体;金属底座与上部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栓连为一体,其虽能提供垂向、水平向减振效果,但该专利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生产及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结构。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减振器结构,包含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弹性体ⅰ和弹性体ⅱ;所述支架ⅰ上方设有支架ⅱ,支架ⅰ和支架ⅱ均呈碗状结构,且支架ⅱ两端均敞口,支架ⅰ与支架ⅱ之间设有弹性体ⅰ;支架ⅰ内紧固连接有伸入支架ⅱ内的支架ⅲ,支架ⅲ位于支架ⅱ内的一端设有呈到锥形结构的端头,支架ⅲ该端头与支架ⅱ之间设有弹性体ⅱ;支架ⅱ顶部设有连接孔,支架ⅲ设有贯穿支架ⅰ的安装通孔。

<p>4、优选的,所述弹性体ⅰ对应支架ⅰ的一侧设有能与支架ⅰ敞口端对应贴合的翻边。

5、优选的,所述弹性体ⅰ与支架ⅰ和支架ⅱ以及弹性体ⅱ与支架ⅱ和支架ⅲ均对应胶接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架ⅰ底部设有与安装通孔对应同轴的锥形开口,支架ⅲ底部设有与该锥形开口对应适配的倒锥形翻边。

7、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为螺纹孔。

8、优选的,所述弹性体ⅰ和弹性体ⅱ均为经硫化处理的硅橡胶。

9、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减振器结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易于装配,生产成本较低;支架ⅰ和支架ⅱ均呈碗状结构,支架ⅰ与支架ⅱ之间设有弹性体ⅰ;支架ⅰ内紧固连接有伸入支架ⅱ内的支架ⅲ,支架ⅲ与支架ⅱ之间设有弹性体ⅱ,弹性体ⅰ和弹性体ⅱ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应对轴向的挤压、拉伸以及径向的剪切力,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减振效果;支架ⅰ底部设有与安装通孔对应同轴的锥形开口,支架ⅲ底部设有与该锥形开口对应适配的倒锥形翻边,该倒锥形翻边能够通过旋铆加工工艺形成,实现将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弹性体ⅰ和弹性体ⅱ连接为一体,装配工艺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包含支架Ⅰ(1)、支架Ⅱ(2)、支架Ⅲ(3)、弹性体Ⅰ(4)和弹性体Ⅱ(5);所述支架Ⅰ(1)上方设有支架Ⅱ(2),支架Ⅰ(1)和支架Ⅱ(2)均呈碗状结构,且支架Ⅱ(2)两端均敞口,支架Ⅰ(1)与支架Ⅱ(2)之间设有弹性体Ⅰ(4);支架Ⅰ(1)内紧固连接有伸入支架Ⅱ(2)内的支架Ⅲ(3),支架Ⅲ(3)位于支架Ⅱ(2)内的一端设有呈倒锥形结构的端头,支架Ⅲ(3)该端头与支架Ⅱ(2)之间设有弹性体Ⅱ(5);支架Ⅱ(2)顶部设有连接孔(6),支架Ⅲ(3)设有贯穿支架Ⅰ(1)的安装通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Ⅰ(4)对应支架Ⅰ(1)的一侧设有能与支架Ⅰ(1)敞口端对应贴合的翻边(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Ⅰ(4)与支架Ⅰ(1)和支架Ⅱ(2)以及弹性体Ⅱ(5)与支架Ⅱ(2)和支架Ⅲ(3)均对应胶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架Ⅰ(1)底部设有与安装通孔(7)对应同轴的锥形开口,支架Ⅲ(3)底部设有与该锥形开口对应适配的倒锥形翻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通孔(7)为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Ⅰ(4)和弹性体Ⅱ(5)均为经硫化处理的硅橡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包含支架ⅰ(1)、支架ⅱ(2)、支架ⅲ(3)、弹性体ⅰ(4)和弹性体ⅱ(5);所述支架ⅰ(1)上方设有支架ⅱ(2),支架ⅰ(1)和支架ⅱ(2)均呈碗状结构,且支架ⅱ(2)两端均敞口,支架ⅰ(1)与支架ⅱ(2)之间设有弹性体ⅰ(4);支架ⅰ(1)内紧固连接有伸入支架ⅱ(2)内的支架ⅲ(3),支架ⅲ(3)位于支架ⅱ(2)内的一端设有呈倒锥形结构的端头,支架ⅲ(3)该端头与支架ⅱ(2)之间设有弹性体ⅱ(5);支架ⅱ(2)顶部设有连接孔(6),支架ⅲ(3)设有贯穿支架ⅰ(1)的安装通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ⅰ(4)对应支架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李文举李楠贾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