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摄像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49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具备:多个受光部,在半导体基板上的图像区域内以相同间距配置,入射来自摄像光学系统的出射光;多个聚光用透镜,分别配置在多个受光部的上部;以及多个遮光部,分别设在多个受光部的一端。多个聚光用透镜在图像区域的第一方向的周边部以第一间距配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的周边部以比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涉及带摄像机的便携式 电话机等中搭载的、CCD (电荷耦合器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 型或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型的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带摄像机的便携式电话机中,作为固体摄像装置,广泛 使用CCD型或CMOS型的图像传感器。在这些图像传感器中,为了提高 光检测效率,对于每个像素,在光电二极管的光入射面侧设有聚光性的微 透镜。通常,从摄像机透镜(摄像光学系统)出射并向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 入射的光的角度,在图像区域的中央部与周边部不同。因此,随着像高增 大,即伴随着从图像区域的中央部向周边部远离,将微透镜的位置从光电 二极管的中心位置沿图像区域的中央部方向逐渐错开而进行布置。由此, 谋求各像素上的光感度(聚光效率)的均匀化。例如,在具有遵循近轴光线近似的透镜特性的摄像机透镜的情况下, 布置微透镜(微透镜的排列间距一定),以使微透镜的排列间距比光电二极 管的排列间距小得相同,随着像高增大,微透镜与光电二极管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具备: 多个受光部,在半导体基板上的图像区域内以相同间距配置,入射来自摄像光学系统的出射光; 多个聚光用透镜,分别配置在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上部;以及 多个遮光部,分别设在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一端; 上述多 个聚光用透镜在上述图像区域的第一方向的周边部以第一间距配置,在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的周边部以比上述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5 228328/20081、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具备多个受光部,在半导体基板上的图像区域内以相同间距配置,入射来自摄像光学系统的出射光;多个聚光用透镜,分别配置在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上部;以及多个遮光部,分别设在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一端;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在上述图像区域的第一方向的周边部以第一间距配置,在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的周边部以比上述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配置。2、 如权利要求l记载的装置,其中,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各自相对于上述图像区域的中央部方向的、距离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中心的偏移量,在上述第一方向的周边部与上述第二方向的周边部不同。3、 如权利要求l记载的装置,其中,上述多个遮光部是各自的电极部接近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一端配置的多条布线;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在上述图像区域的、从上述各自的电极部所位于的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一端的方向入射上述出射光的区域中,相对于上述图像区域的中央部方向的、距离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中心的偏移量小,而在上述图像区域的、从上述各自的电极部不位于的上述多个受光部的另一端的方向入射上述出射光的区域中,相对于上述图像区域的中央部方向的、距离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中心的偏移量大。4、 一种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固体摄像装置的设计方法,包括分别计算经由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入射来自上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的上述多个受光部的光感度;根据该计算结果,对于各像高,计算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的、相对于上述图像区域的中央部方向的、距离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中心的偏移量的最佳值;按照该偏移量的最佳值,对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的布置进行设计。5、 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方法,其中,对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在上述图像区域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周边部以第一间距配置,在上述第二方向的周边部以比上述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配置。6、 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方法,其中,使上述多个聚光用透镜的、相对于上述图像区域的中央部方向的、距离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中心的偏移量,在上述第一方向的周边部与上述第二方向的周边部不同。7、 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多个遮光部是各自的电极部接近上述多个受光部的一端配置的多条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长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