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和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48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和涡旋压缩机。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包括涡盘前盖和至少一个流槽单元;流槽单元均设置在涡盘前盖靠近静涡盘的侧面,涡盘前盖与静涡盘之间设置有涡盘耐磨片;流槽单元沿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延伸;流槽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涡盘前盖的背压腔内壁连通,至少一个流槽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贯穿涡盘前盖的表面的泄压出口。如此能够及时泄压背压腔中的压力,改善背压腔中气体泄不出去,导致背压逐渐增大,功耗升高从而使动静盘磨损加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和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压缩机都带有背压流道结构,背压的作用是平衡轴向气体力,起到轴向密封调节的作用,调节补偿动静盘间隙,减少内部泄露。

2、一部分厂家通过在涡盘前盖上开设一些特定的流道进行节流,可以从后壳体处高压气体节流引到背压腔。另一部分厂家通过在电机轴开孔,设置背压流道出口。

3、然而在涡盘前盖上开设流道将后壳体处高压气体节流引到背压腔,仅能够使得后壳体与背压腔连通。随着压缩机的运行,冷媒气体进入背压腔,泄不出去,导致背压逐渐增大,功耗升高,动静盘磨损加剧;另外即使冷媒气体通过涡盘耐磨片与涡盘前盖的间隙进行泄压,一方面由于涡盘耐磨片与涡盘前盖之间有一层油膜,起到了密封的作用,使得背压腔气体泄出较困难,另一方面即使背压腔气体通过间隙泄出,由于涡盘耐磨片受力不均,导致各处间隙不一致,以及各处油膜分布不均,从而泄压不均,泄压不稳定,结果导致背压波动,影响压缩机的稳定性。

4、而将电机轴开孔作为背压腔出口,要维持背压稳定,对电机轴开孔尺寸有一定的要求,相对而言,电机轴开孔方案加工困难,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和涡旋压缩机,其能够及时泄压背压腔中的压力,改善背压腔中气体泄不出去,导致背压逐渐增大,功耗升高从而使动静盘磨损加剧的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包括涡盘前盖和至少一个流槽单元;

4、所述流槽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涡盘前盖靠近静涡盘的侧面,所述涡盘前盖与所述静涡盘之间设置有涡盘耐磨片;

5、所述流槽单元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延伸;

6、所述流槽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涡盘前盖的背压腔内壁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流槽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贯穿所述涡盘前盖的表面的泄压出口。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相邻的所述流槽单元不重叠。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相邻的所述流槽单元保持首尾相邻布置。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径向方向,相邻的所述流槽单元距离所述涡盘前盖的中心的距离不同。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槽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条段和环形段;

11、所述直条段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环形段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延伸;

12、所述直条段远离所述环形段的一侧贯穿至所述背压腔的内壁,且所述直条段靠近所述背压腔一侧形成所述第一端;

13、所述环形段远离所述直条段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端。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条段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5、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流槽单元的环形段相互平行。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流槽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未设置有所述泄压出口的所述流槽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延伸槽;

19、所述延伸槽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径向方向延伸。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

21、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2、这样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包括涡盘前盖和至少一个流槽单元;所述流槽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涡盘前盖靠近静涡盘的侧面,流槽单元沿所述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延伸。通过流槽单元能够将涡盘前盖的表面、涡盘前盖的背压腔、和涡盘前盖的背压腔外侧连通,一方面能够对背压腔中的气流泄压至背压腔外而避免背压持续增大对涡盘的磨损;另一方面还能够对涡盘前盖与涡盘耐磨片之间的气流泄压,保持背压稳定和动涡盘的平衡。进一步的,因为流槽单元是沿涡盘前盖的周向方向延伸,如此能够使得涡盘前盖朝向涡盘耐磨片一侧的周向表面均能够得到均匀地泄压,使得涡盘前盖和涡盘耐磨片周向的间隙均匀,从而保障了涡盘前盖和涡盘耐磨片的周向能够保持受力平衡,进而保障背压的稳定,如此保证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综上,这样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且能够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改进,因此具有出色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回油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