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46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涉及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设置有两个滑轨,两个滑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侧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托盘,培养箱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摇把,通过工作人员转动摇把,最终实现托盘的倾斜,后续工作人员反向转动摇把即可实现托盘向另一侧倾斜,解决了在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之后,培养液可能出现无法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四周的问题,该装置可以使得培养液在培养皿中流动,从而使得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均匀分布,避免了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聚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1、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微生物培养是利用培养皿等使适宜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得到较快繁殖的技术。

2、但是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箱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时,为了微生物更好的生长通常都会加入培养液,但是在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之后,培养液可能出现无法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四周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产生聚集,进而无法保证微生物的均匀分布,影响微生物的培养,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具备通过工作人员转动摇把,最终实现托盘的倾斜,后续工作人员反向转动摇把即可实现托盘向另一侧倾斜,解决了在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之后,培养液可能出现无法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四周的问题,该装置可以使得培养液在培养皿中流动,从而使得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均匀分布,避免了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聚集,保证了微生物的均匀分布,实用性较高等优点,解决了在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之后,培养液可能出现无法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四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设置有两个滑轨,两个滑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侧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托盘,培养箱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摇把,摇把面向培养箱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驱动结构。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蜗杆,蜗杆和摇把固定连接,蜗杆远离摇把的一端转动贯穿进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并与培养箱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的内部套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均延伸出蜗轮的外部并与培养箱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椭圆凸块,转动杆套设在椭圆凸块的偏心处,椭圆凸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t形滑动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t形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t形滑动槽的内部,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相反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凸块,两个梯形凸块的斜面均开设有第二t形滑动槽。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t形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t形连接杆,两个第二t形连接杆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二t形滑动槽的内部。

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t形连接杆均滑动贯穿进凹槽的内部并分别和两个滑轨的底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培养箱本体和摇把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设在蜗杆的外表面。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前侧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和两个滑动槽的顶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

11、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卡块滑动贯穿出滑动板的下表面,两个滑轨的表面均开设有卡槽,卡块和卡槽相适配。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微生物培养箱,通过工作人员转动摇把,最终实现托盘的倾斜,后续工作人员反向转动摇把即可实现托盘向另一侧倾斜,解决了在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之后,培养液可能出现无法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四周的问题,该装置可以使得培养液在培养皿中流动,从而使得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均匀分布,避免了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聚集,保证了微生物的均匀分布,实用性较高。

15、2、该微生物培养箱,通过工作人员向上推动连接板,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滑动板在滑轨的内部滑动,最终将两个托盘滑出,实现了无需工作人员将手深入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即可将培养皿取出,便于工作人员拿取培养皿,解决了培养箱本体内部空间较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底壁设置有两个滑轨(3),两个滑轨(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5),两个滑动板(1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6),两侧连接杆(16)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托盘(4),培养箱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摇把(5),摇把(5)面向培养箱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蜗杆(6),蜗杆(6)和摇把(5)固定连接,蜗杆(6)远离摇把(5)的一端转动贯穿进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并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6)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7),蜗轮(7)的内部套设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两端均延伸出蜗轮(7)的外部并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8)的外表面套设有椭圆凸块(9),椭圆凸块(9)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T形滑动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形滑动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11),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11)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T形滑动槽(10)的内部,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11)相反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凸块(12),两个梯形凸块(12)的斜面均开设有第二T形滑动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T形滑动槽(1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T形连接杆(14),两个第二T形连接杆(14)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二T形滑动槽(1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T形连接杆(14)均滑动贯穿进凹槽(2)的内部并分别和两个滑轨(3)的底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和摇把(5)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7),扭力弹簧(17)套设在蜗杆(6)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板(15)的前侧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18),两个滑动槽(1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9),两个连接板(19)和两个滑动槽(18)的顶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9)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1),两个卡块(21)滑动贯穿出滑动板(15)的下表面,两个滑轨(3)的表面均开设有卡槽(22),卡块(21)和卡槽(22)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底壁设置有两个滑轨(3),两个滑轨(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5),两个滑动板(1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6),两侧连接杆(16)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托盘(4),培养箱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摇把(5),摇把(5)面向培养箱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蜗杆(6),蜗杆(6)和摇把(5)固定连接,蜗杆(6)远离摇把(5)的一端转动贯穿进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并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6)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7),蜗轮(7)的内部套设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两端均延伸出蜗轮(7)的外部并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8)的外表面套设有椭圆凸块(9),椭圆凸块(9)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t形滑动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形滑动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11),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11)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t形滑动槽(10)的内部,两个第一t形连接杆(11)相反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婷廖清秀黄小芳李德贤黄燕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食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