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24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包括上盖,上盖为圆形平板,其中心处开有锥形孔洞,上盖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垫圈,垫圈右侧设置有主阀,主阀为圆柱体结构,主阀左侧顶部开有圆形孔洞,右侧为锥形凹槽,主阀内部设置有主阀弹簧,主阀外侧套有阀套,阀套为圆柱形桶体,其桶顶与上盖密闭,桶底开有圆柱形通孔,阀套底部内侧还放置有先导阀座,还包括先导阀座顶部还嵌有弹簧阀片,先导阀座底部固定设置有先导弹簧,先导弹簧内侧设置有先导阀芯,先导阀芯外侧套有前支撑套,两处新增的油液流通通道组合畅通了电磁铁部位的油液流通,提高了油液流量,油液循环加快,带走了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电磁阀的散热效果,保证了产品的运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电磁阀,特别是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


技术介绍

1、汽车制造领域中对减振器部件存在有高精度、高质量焊接需求。减振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起到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的作用,对保持汽车行驶平稳至关重要。因此,减振器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驾驶性能。

2、电磁阀是智能减振器的重要组成部件,电磁阀与常规减振器组合,为减振器增加一条旁通油路,电磁阀接收电控单元(ecu)电流控制信号调节减振器电磁阀压差△p大小,控制旁通油路开度大小,实现减振器阻尼力连续可调。因此,电磁阀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智能减振器的性能,电磁阀性能至关重要。

3、但在现有技术中,流入电磁阀的油液只能经磁芯轴17与轴承12之间缝隙流入腔33内,再经磁芯轴17与轴承19之间的缝隙流入腔35内,而磁芯轴17与轴承12,磁芯轴17与轴承19之间的缝隙很小,油液流量有限,油液循环差,带走热量少,从而导致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易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解决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易过热的问题。

2、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包括上盖,上盖为圆形平板,其中心处开有锥形孔洞,上盖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垫圈,垫圈右侧设置有主阀,主阀为圆柱体结构,主阀左侧顶部开有圆形孔洞,右侧为锥形凹槽,主阀内部设置有主阀弹簧,主阀外侧套有阀套,阀套为圆柱形桶体,其桶顶与上盖密闭,桶底开有圆柱形通孔,阀套底部内侧还放置有先导阀座。

>3、进一步的,还包括先导阀座顶部还嵌有弹簧阀片,先导阀座底部固定设置有先导弹簧,先导弹簧内侧设置有先导阀芯,先导阀芯外侧套有前支撑套。

4、进一步的,还包括前支撑套内侧夹有轴承,前支撑套外侧套有外壳,外壳腰部外侧还套有密封圈,外壳与后支撑套之间夹有连接套,先导阀芯尾部还接有磁芯轴,磁芯轴为圆柱形棒体,磁芯轴腰部外侧还套有磁芯,磁芯轴尾部外侧套有轴套,外壳尾部设置有电磁线圈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圈的外侧对称开有凹槽,其中,凹槽的数量以及形状不受限制,能形成流通通道即可。

6、进一步的,所述先导阀芯与磁芯轴的中线重合。

7、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前支撑套和后支撑套的内部。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承的凹槽与前支撑套内侧形成了新的油液流通通道,另同一结构形式的轴承与后支撑套结合,形成另一处油液流通通道,两处新增的油液流通通道组合畅通了电磁铁部位的油液流通,提高了油液流量,油液循环加快,带走了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电磁阀的散热效果,保证了产品的运行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上盖(1)为圆形平板,其中心处开有锥形孔洞,上盖(1)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垫圈(2),垫圈(2)右侧设置有主阀(3),主阀(3)为圆柱体结构,主阀(3)左侧顶部开有圆形孔洞,右侧为锥形凹槽,主阀(3)内部设置有主阀弹簧(4),主阀(3)外侧套有阀套(5),阀套(5)为圆柱形桶体,其桶顶与上盖(1)密闭,桶底开有圆柱形通孔,阀套(5)底部内侧还放置有先导阀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阀座(7)顶部还嵌有弹簧阀片(6),先导阀座(7)底部固定设置有先导弹簧(8),先导弹簧(8)内侧设置有先导阀芯(9),先导阀芯(9)外侧套有前支撑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撑套(11)内侧夹有轴承(12),前支撑套(11)外侧套有外壳(13),外壳(13)腰部外侧还套有密封圈(14),外壳(13)与后支撑套(16)之间夹有连接套(15),先导阀芯(9)尾部还接有磁芯轴(17),磁芯轴(17)为圆柱形棒体,磁芯轴(17)腰部外侧还套有磁芯(18),磁芯轴(17)尾部外侧套有轴套(19),外壳(13)尾部设置有电磁线圈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2)外圈的外侧对称开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芯(9)与磁芯轴(17)的中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2)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前支撑套(1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9)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后支撑套(16)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上盖(1)为圆形平板,其中心处开有锥形孔洞,上盖(1)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垫圈(2),垫圈(2)右侧设置有主阀(3),主阀(3)为圆柱体结构,主阀(3)左侧顶部开有圆形孔洞,右侧为锥形凹槽,主阀(3)内部设置有主阀弹簧(4),主阀(3)外侧套有阀套(5),阀套(5)为圆柱形桶体,其桶顶与上盖(1)密闭,桶底开有圆柱形通孔,阀套(5)底部内侧还放置有先导阀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阀座(7)顶部还嵌有弹簧阀片(6),先导阀座(7)底部固定设置有先导弹簧(8),先导弹簧(8)内侧设置有先导阀芯(9),先导阀芯(9)外侧套有前支撑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电磁阀的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撑套(11)内侧夹有轴承(12),前支撑套(11)外侧套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李贞丽刘小亚龚家宝陈冬杨鹏吴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