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05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涉及引线框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包括冲压机台以及设置在冲压机台上的上冲压模具和下冲压模具,下冲压模具左侧设有检测台,检测台上侧设有矩形壳,矩形壳顶部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上冲压模具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冲压机台上侧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前后侧边均转动连接有若干限位轮。本技术能够对冲压后引线框架的进行快速的限制定位,有效避免引线框架出现偏移脱位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引线框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封装的基础材料,是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芯片的引线框架起着稳固芯片、电路连接、散热等作用,随着集成电路向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化发展,高强高导型引线框架材料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2、现有冲压类型的引线框架,加工方式是对金属铜带进行连续冲压加工,金属铜带不断输送经过冲压机台的上冲压模具和下冲压模具之间,并被不断的冲压加工,冲压加工之后再对成型后的金属铜带进行等距切割,最终完成引线框架的加工生产。但是现有的冲压加工容易造成引线框架的偏移脱位,影响工作效率。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包括冲压机台以及设置在冲压机台上的上冲压模具和下冲压模具,所述下冲压模具左侧设有检测台,检测台上侧设有矩形壳,矩形壳顶部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上冲压模具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冲压机台上侧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前后侧边均转动连接有若干限位轮。

4、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检测台对应的沉槽,检测台固定设置在沉槽内,检测台上侧与下冲压模具上侧平齐对应。

5、优选地,若干所述限位轮的转轴竖直朝上,若干限位轮呈等距设置。

6、优选地,所述冲压机台上侧固定有倒u字型架体,第一齿条与倒u字型架体滑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上冲压模具固定连接,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设置,且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设有齿轮,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匹配。

8、优选地,所述冲压机台上侧固定有限制框架,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与限制框架内部滑动匹配,齿轮与限制框架侧边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矩形壳内安装有散射灯,检测台内安装有广角摄像头,矩形壳底部设有与散射灯对应的矩形口,检测台顶部设有与广角摄像头对应的矩形透明窗,且矩形透明窗与矩形口对齐设置,矩形壳的底部边缘环绕固定有海绵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通过设置矩形壳和检测台以及若干限位轮,并在矩形壳与上冲压模具之间设有联动机构,上冲压模具的移动可带动矩形壳反向移动,矩形壳下降配合检测台能够实现对冲压后的金属铜带进行夹持定位,即对引线框架进行夹持定位的效果,有效防止引线框架出现偏移脱位的问题,即防止引线框架被上冲压模具带起脱离的问题,并且两侧的若干限位轮有效限制定位金属铜带两侧边,有效保证了工作效率。同时矩形壳的上下移动效果,能够适应对不同厚度规格金属铜带的夹持,且不会影响金属铜带的正常输送。同时通过在矩形壳内设置散射灯,在检测台内设置广角摄像头,实现对引线框架的有效监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包括冲压机台(1)以及设置在冲压机台(1)上的上冲压模具(2)和下冲压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压模具(3)左侧设有检测台(4),检测台(4)上侧设有矩形壳(5),矩形壳(5)顶部固定有第一齿条(6),第一齿条(6)与上冲压模具(2)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冲压机台(1)上侧固定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前后侧边均转动连接有若干限位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9)设有与检测台(4)对应的沉槽,检测台(4)固定设置在沉槽内,检测台(4)上侧与下冲压模具(3)上侧平齐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限位轮(10)的转轴竖直朝上,若干限位轮(10)呈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台(1)上侧固定有倒U字型架体(11),第一齿条(6)与倒U字型架体(1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齿条(12),第二齿条(12)与上冲压模具(2)固定连接,第一齿条(6)与第二齿条(12)平行设置,且第一齿条(6)与第二齿条(12)之间设有齿轮(13),第一齿条(6)与第二齿条(12)均与齿轮(13)啮合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台(1)上侧固定有限制框架(14),第一齿条(6)与第二齿条(12)均与限制框架(14)内部滑动匹配,齿轮(13)与限制框架(14)侧边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5)内安装有散射灯(7),检测台(4)内安装有广角摄像头(8),矩形壳(5)底部设有与散射灯(7)对应的矩形口,检测台(4)顶部设有与广角摄像头(8)对应的矩形透明窗(15),且矩形透明窗(15)与矩形口对齐设置,矩形壳(5)的底部边缘环绕固定有海绵垫(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包括冲压机台(1)以及设置在冲压机台(1)上的上冲压模具(2)和下冲压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压模具(3)左侧设有检测台(4),检测台(4)上侧设有矩形壳(5),矩形壳(5)顶部固定有第一齿条(6),第一齿条(6)与上冲压模具(2)之间设有联动机构,冲压机台(1)上侧固定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前后侧边均转动连接有若干限位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9)设有与检测台(4)对应的沉槽,检测台(4)固定设置在沉槽内,检测台(4)上侧与下冲压模具(3)上侧平齐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限位轮(10)的转轴竖直朝上,若干限位轮(10)呈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台(1)上侧固定有倒u字型架体(11),第一齿条(6)与倒u字型架体(11)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加法黄汉勇孙胤刘祖词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慧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